Page 71 - 张家口政协
P. 71
班有个习惯,一个戏院的主演,天天得出场演出。不象现在的
演员一歇可以歇半年。那时歇工就扣钱。而且在道义上说,既
然打着你的旗号招引观众,你不出台,那咋行呢?所以当时我
到这个剧院看戏,保准可以看到郭兰英,当然也可以看到牛桂
英。当时,她们年龄接近,嗓音也都是水铃铛似的,很受听。
扮相也都年青漂亮,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扮出来,能不
好看吗?
所以观众总爱看年青的演员出台,她们当时的上座率比筱
桂桃,十一生领班的老班不在话下。
如若说我看郭兰英,是喜欢看她走台步,特别她在台上走
方步,我认为特别美。对于牛桂英呢,我就喜欢听她清清脆脆
地唱一大段。每个演员,总有她自己的引人之处,就像各色的
花,各有各的颜色和香味。如若没有,就是一般演员了。
我和牛桂英八二年在晋北才认识。大约是因为我在张家口
住过,看过她不少戏,就算是故人了,所以一见就觉得很熟了。
我才借机问到她的身世,唉,原来她也是个苦人儿呢!牛
桂英告诉我:
我唱的是中路梆子,没座过科。是跟师傅学。三十年代后
正是抗日时期,就没有科班了,兵荒马乱,谁养科班。过去晋
剧班女的少,全是男演员。女孩到戏班,就演个娃娃生什么的。
女人在戏班的地位似乎也很低,比如某男角的家中女人来看她
男人,也只能在住的下处外边街上谈话,我当时都觉得奇怪,
不知什么缘故。
我的师傅带着两个徒弟,我是其中之一,都是贫寒家庭的
女孩儿,有办法的谁去学戏呢?我也是如此。
我小时有两个姐姐,家中养不活,当了童养媳。就这样,
家中也还是受连累,弄的家破人亡。
我六岁时,就没有了母亲,母亲被关在监狱里死去了。为
什么呢,我姐姐的丈夫抽白面,抽着抽着就把我姐姐卖了换白面
了。一个女人就是那么的不值钱,可以被丈夫当物件卖掉,也无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