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张家口政协
P. 108
艺术水平不断提高。她虽是个文化不高的艺人,却有很高的远
见。当时,社会上有很多“流动演员”她不羡慕这些人的高薪
收入,谢绝了许多剧团的重金聘请,和大家一道共建家园。在
抗美援朝时期,她曾拿出自己五百元的积蓄,作为购买飞机、
大炮的捐款。
她看到剧团后继无人,便和其他领导商定招收学员。如:
王海仙、王瑞芳、刘荣有、朱爱玉等都成为后来的主要演员。
又使剧团立于不败之地,她带领全团常年巡演于农村和矿区。
既锻炼了演员又为剧团增加了积累。到一九五五年时为止,该
团已成为张家口地区积累最多、家底最厚的剧团。
一九五五年,筱桂桃调到张家口戏校任校长。
她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作风,为晋剧培养后一代。从
她手里也培养出一些像样的演员,像王秀岩、韩淑英、张桂英、
牛学贞,崔香云等。前后排了《青风亭》、《百花赠剑》、《辛安
驿》、《柜中缘》、《挂画》、《祭江》、《杀庙》、《铡赵王》。现代戏
《年年有余》。她要求学员非常严格,首先从自身做起。在排练
场上,杨校长像座铁塔,真是坐如神。在做示范动作时,非常
认真。如做示范《杀庙》里的秦香莲、只见她“腾”地一声跪
在那里,稳稳当当地向韩琪下拜。看着年近半百的老校长,“腾”
的这一声跪下去,孩子们都感到心疼。
三、筱桂桃的表演艺术
筱桂桃和晋剧大王——丁果仙齐名并列,素称,一果一桃
盛名遍及华北,绝非是一虚名。
解放前,她多次在京、津两地演出,曾获“晋剧梅兰芳”
之称。引起上海“百代”、“胜利”两公司的重视,该公司差人
专程聘她去灌唱片。除灌了晋剧唱片外,还灌了山西秧歌等。
解放后,在张家口演出《双头驴》之后,在民间传诵佳遥: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