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4 - 张家口政协
P. 104
了《小放牛》,在怀安、万全一带唱庙戏,成了每台必演之戏。
在“左卫”村“奶奶庙”演出时,观众站起来高声喝彩。师傅
见他俩唱得好,为他俩单独做了一身花衣服。
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年),筱桂桃随师离开“刘考班”住
了张家口“旧园”狮子黑的班子,在这期间又和师弟合学了《换
花》。桂桃演巧二娘,桂林演师贩子。此戏曾得老艺人三盏灯的
徒弟——小喜子的传授。之后学演了《虹霓关》、《藏舟》等。
民国十五年年底,随师住了包头“小虎班”。在《西北剧影宫》
演出。那时张宝奎年青,扮相漂亮。一出《凤台关》被京剧演员
刘少珍看中,刘少珍当时在包头红得很,每天挣四十元白洋。她
很快就和张结婚了。婚后,不叫张唱戏,专为她跟包。不久,带
着张去了青岛、大连一带,把这些孩子们扔下不管了。幸好以筱
桂桃为主能唱几出戏。他们只好从包头返回张家口,来找原来的
师娘,又住了张玉玺的班子。当时子都生在这个班里,他有一帮
“金”字徒弟,是玉石娃娃——刘玉富教的,有筱金梅、筱金
枝、筱金凤、筱金婵、筱金娥等。这些娃娃中最出色的是筱金
枝,但还比不上筱桂桃。筱金枝虽然唱腔很好,在“做、打”
方面相差筱桂桃一大截子。桂桃以武旦为主,金枝以唱工戏为
主,再加上子都生、十二红、九岁红、十一红(陈宝林)、花脸
张玉玺这班戏相当硬棒。
民国十七年(一九二八年)张宝奎和刘少珍合不来了,张
独自去山西住了“庆梨园”班,随后把桂桃、桂林这些子弟也
接去了。该班演员有根源旦、二女子(王桂香)、十三红、秋富
生、彦章黑等。筱挂桃在该班得了二女子许多传授,使她在艺
术上获得新的发展。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年)在榆次南马道
唱正月十五的开市戏,筱桂桃的《换花》唱得很红,自正月到
十月共唱了九十六台戏,来往于太原、榆次周围各县,筱桂桃
的声誉颇好。
民国十九年(一九三○年),“庆梨园”解散。部分演员和
刘武华小班的成材子弟组成了“荣梨园”,筱桂桃随师傅住了该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