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8 - 张家口政协
P. 248

人  物  春  秋





                                息。“怡安市场茶馆,蔚县秧歌每日早晚,大有人满为患”(见《察
                                省民国日报》1932 年 11 月 17 日第三版)。“……在艺术竞争中,
                                有深厚遗产的大剧种一时败在了初露头角的小剧种阵下,他们恼
                                羞成怒,联合起来对付敌手。蔚州秧歌但因有广大平民观众的扶
                                持和浇灌,这枝塞上红梅没有因暴风雪的袭击而枯萎,它顽强地
                                生存下来了(见《河北戏曲资料汇编》第 10 辑《30 年代张家口
                                地区戏曲活动一斑》)。”
                                    年轻时代的父亲表演妩媚多姿、烂漫天真、艳而不荡,不以
                                低俗迎合观众。他和小有子一班人在张家口演出,把“蹦蹦”唱
                                活了,轰轰烈烈争了一席之地,使小小的蔚州高跷戏扬眉吐气,
                                在张家口演艺界占有了稳定的地位。
                                    我父亲和蔚州高跷戏在张家口“夺院”名声一传开,口外不
                                少地方也邀请他们去演出。崇礼在张家口做生意的陈玉祥非常喜
                                欢他们的玩艺儿,他要把父亲他们介绍到了自己的家乡去,并答
                                应给的工钱要比张家口的多。父亲他们几个人是靠唱小曲谋生,
                                当然谁给的银钱多就听谁的,就给谁唱。他们先后在崇礼县谷嘴
                                子、前沟、沟掌等村子演唱。那年也奇怪,父亲他们唱到哪里,
                                哪里就风调雨顺,哪里就收成好。没有唱的地方,同一地带也得
                                不到及时雨,收成就差。第二年春暖花开时,崇礼县的人们又雇
                                车把父亲他们请到前沟、沟掌村去唱,还有谷嘴子、西湾子等村
                                庄,在那里又唱了一夏。以后,那里的人们每年都要请父亲他们
                                去唱两次戏,春、冬各一次,夏秋两季,父亲他们仍在张家口唱。
                                    父亲和蔚州高跷戏在塞外名声远扬。沽源县平定堡有个叫韩
                                守贞的班主,一手承揽了这个戏班子,并交付了月薪。当时父
                                亲月薪是 20 块现大洋,李聪明 20 块,尹会因与李聪明亲戚关


                                                          - 232 -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