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3 - 张家口政协
P. 253
蔚州高跷艺术创始人之一孙贞先生
秋天,她一病就再也没有起来,她走了,是你害了她……”说着
老人又伤心的哭了起来:“可怜我那闺女啦!”人们都说原来玉珠
子得的是相思病,在她临终的时候,嘴里还不住的念着我父亲的
名字……
那天,我父亲去玉珠子的坟头默默地站了半天,后来就悄悄
离开了那个村子,以后再也没有去过那里。
人们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父亲就应了这句话,他
从口外回来以后,又带徒弟组班子,重整旗鼓,再敲响锣,组织
起了蔚县第二代高跷戏班子,再度出山,二次返回张家口。
就这样,父亲和蔚州高跷戏在张家口及口外唱了整整 10 年。
1937 年 8 月 22 日,日本人侵占了张家口。两三年后,父亲领着
他那一班徒弟离开了那儿。此后,他就再也没去过张家口和口外
唱过。
回到蔚县后,父亲带着他的徒弟吕家庄的小柱子(杨成山)、
杨勇,孟家庄的姚旺,杜杨庄的刘德、三黑子、小西河庄的三鬼
等,活跃在蔚县城的大街上和乡下的舞台上。后来小有子(李聪
明)带的几个新徒弟有阳眷金泉的韩瑞喜(短脖子旦)、县城八
街的二女子刘淑珍(二女子扮演男丑)和小酒务头的武江、土均
庄的张林,两班子合并在一起。每年正月县城的商务会要邀请他
们唱,他们也给买卖字号家去拜年。在县城一般登拐子唱高跷,
一般要唱到 3 月。观众为了目睹父亲那精彩的演技艺术,有意识
的专门把慰问礼品和赏钱放在地上。他登着很长的拐子就能马上
跪在地上,捡起东西立马站立起来,赢得阵阵喝彩。县城三月唱
一结束,他们又下乡转村子演出了。在村子里演出一般不登拐子,
都是在戏台上演唱。除了南坡底下的村子和县城周围的村子外,
如:邢家庄、浮图村、南马庄、县城外的逢驾岭、三泉庄、李堡
- 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