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6 - 张家口政协
P. 246
人 物 春 秋
了张家口。几个年轻人不顾一路疲劳,一到达目的地就很快找到
了那位姓胡的老板,把他们安顿在怡安市场茶馆。
蔚县的戏班里除了尹会和李聪明上了些年纪,我父亲与其他
人都是青年小伙子。那时候唱戏的没女的,女角都是男扮,父亲
是唱包头的(旦角),小有子唱丑,他们在北市场一登台亮相,
一炮打红。几场演出下来,非常成功。蔚县的高跷在张家口也称
“二人台”、“蹦蹦”,广大观众人人爱看。原来在这里唱“蹦蹦”
的西口外扮女角的田玉山(艺名三朵花)、男角张德元也加盟了
蔚县班子同台演出。父亲主动求教,与他们交了知心朋友。他取
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使他在艺术上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
在唱功的技巧上,收效显著,常常博得观众的彩声。他的名声誉
满山城,成了蔚县高跷班里的主要演员,赢得了班主和同行的称
赞,一些重头戏都落在了他的身上。父亲演技纯熟,人物刻画细
致入微,塑造了许多靓丽的、富有性格的青春少女的形象,如《翠
云要女婿》中的翠云、《走西口》中的孙玉莲、《秀女告状》中的
秀女、《小寡妇上坟》中的小寡妇等等。班主领略了他的艺术价
值:给他定日工资 3 块(蒙疆票),外加小费 5 角。那时原先山
西灵丘的刘水山(金牙四子)在张家口最出名,可他唱的工资也
没超过我父亲。刘水山等人得不到观众的赏识认可,只好前往坝
上张北一带打地摊去了。
那时,在蔚县班里数我父亲最年轻,长得英俊,唱腔好,演
出水平又高且在台上走步如流云似轻风,所以观众称其为“水上
飘”。广大观众都知道他扮相俊美,嗓音甜美。他行腔吐字柔美,
唱腔清新淡雅,体现了蔚州高跷戏的说唱特点,所以广大观众都
争着去看他的演唱。不少作坊、商店和钱庄、银号的大老板和老
板娘非常喜欢他的舞台表演艺术,每次演完下台收钱时,他们都
- 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