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张家口政协
P. 170

沧  桑  看  云






                                           张家口地区党内矛盾的发展和转化

                                    1962 年 8 月,省委负责同志在华北局农业座谈会和中央工
                                作会议期间,召去胡开明和葛启同志,批评胡开明同志提出的“三
                                包到组”办法是“滑向单干”的办法。并指包产到户说:“农民
                                单干了几千年那还用试。”还说这次谈话是“下毛毛雨”,你们回
                                去先把当前存在的问题解决一下,以后再开会。
                                    9 月 3 日,地委按照省委的要求,向省委检查报告包产到户
                                等问题。检查报告中说,包产到户是 1961 年 7、8 月各市县召开
                                的三级干部会上提出来的。当时争论很大,认为不是方向,没有
                                搞。今年春播开始,蔚县桃花和宣化赵川区不少生产队自发的将
                                地包产到户。张北县包给每人半亩山药田。发现后做了纠正,但
                                不彻底,有的由明转暗。有的地方春旱播不上种,捉不住苗,或
                                者是草荒锄不出地,包产到户的要求重新抬头。还有一些生活困
                                难的三类队迫切要求包产到户。地委认为在集体生产难以维持的
                                严重困难队有必要采取一点非常措施作为权宜之计。为此,地委
                                在 5 月下旬的电话会议上一方面批判了包产到户,同时又向各县
                                说明像蔚县常宁那样的地方可以采取包产到组的办法。7 月,在
                                市、县委第一书记会议上,地委建议各县在生活困难、生产破坏
                                严重、集体搞不起来的生产队,试验“定产到地,包工到组,责
                                任到人,超产奖励”的办法。据统计,全区实行包干到户和包产
                                到户等形式的生产队 1441 个,占全区生产队总数的 5.83%,土
                                地 138276 亩,占全区耕地的 0.9%。这些生产队中,除了张北县
                                和宣化市郊区每人包种半亩山药地的 680 个生产队有些不是困难
                                队和落后队外,其余均系困难队和落后队。全区还有 124 个生产

                                                          - 154 -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