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9 - 张家口政协
P. 239
回乡,两年后他就牺牲了。
1894 年(农历为干支甲午年)9 月 17 日,日本帝国主义的
舰队在鸭绿江口的黄海海面上挑起了一场激烈的海战。战斗刚
一打响,主帅丁汝昌即负重伤,帅旗也被炮火击落,桅杆倾倒,
舰队失去统一指挥。在这危急时刻,曾祖即高悬“致远”舰旗
以定军心。北洋队的爱国官兵没有畏缩,同仇敌忾,沉着应战,
表现了中华民族誓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曾祖指挥的“致
远”号十分英勇,以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猛打猛冲,后虽中弹
累累,仍在硝烟弥漫的海面上纵横驰骋。正当舰体倾斜、弹药
将尽的时候,恰与日军“吉野”号相遇。“致远”号全体将士齐
心协力,驱舰猛驶,冲向“吉野”,准备和它同归于尽。吓得“吉
野”号上的日军胆战心惊,急忙连发水雷,“致远”号被击中,
锅炉进裂,舰体沉没,官兵们落入海中。曾祖的随从(副官)
刘忠随他跳入海里,并迅速递救生圈给曾祖。但是曾祖拒不接
受,铿锵有力地表示:事已至此,“义不独生”。他平时喂养的
一条爱犬,见主人落水,冲破波涛游到他的身边,衔住他的手
臂搭救他,不让他下沉,被曾祖推开了。这条太阳犬仍不死心,
又游了回来,衔紧他的头发,曾祖痛惜地看着这只狗,毅然使
足力气把它按进水中,自己也随之消失在万顷波涛的大海中。
曾祖同全舰官兵 240 余人全部壮烈牺牲,以身殉国。这时是 1894
年 9 月 17 日下午 3 点 30 分,他牺牲在威海卫附近的海面上。
祖母说:“清朝腐败无能,太公宁死不屈,”“宁为玉碎,不
为瓦全。”那时曾祖母一家已移居上海。他们找人为曾祖画了一
张很大的彩色画像,挂在大厅的墙上,桌上立着曾祖排位,放
满了各种祭品。我曾祖母每天傍晚点着小油灯,楼上楼下地奔
跑,呼唤着太公,像寻找什么似的。有时又喃喃自语地说:曾
祖有骨气,死得值。那时家里的情景是多么凄凉和悲切!曾祖
母于 1922 年逝于上海。以后家里大厅中又二多了一张穿着凤冠
霞帔的太婆画像。可恨的是“八·一三”日寇的飞机轰炸上海
虹口区时,把我家祖传数十年的物件统统付之一炬。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