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0 - 张家口政协
P. 240
曾祖牺牲后,举国上下与其亲属同悲,黄海沿岸渔民百姓
纷纷驾舟下海打捞尸体,但是茫茫大海何处觅?当时其母及兄
达昌公把他从军前遗留在祖居青少年时衣冠入穴,葬于广州市
郊沙河区天平驾石鼓岭,当地群众叫邓家山。在朝廷,光绪皇
帝垂泪撰挽联: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曾祖“壮节公”
溢号,
“追封太子少保”,还派钦差大臣来粤安抚其家属,并为曾祖写
了祭文、碑文各一篇。各地官民写了祭文 174 篇,还有全国军
政官民各界敬献的 292 块匾文录记。清朝皇帝还封邓家三代一
品官,但祖父看到朝廷昏馈,坚拒不受,毕生拒不当官,经营
茶庄;次子浩祥幼年早丧,三子浩乾是遗腹子,后在民国海军
部供职。浩乾叔公于 1969 年逝于无锡。曾祖牺牲次年,光绪皇
帝赐白银 10 万两,赠世昌母三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金匾
牌。白银用来修建邓氏宗祠,位于老宅东,共 4700 平方公尺,
气势颇为不凡。大门两侧桌面大的楹联是
“云台功首,甲午名留”八个大字。关于“云台功首”的出处
见《后汉书》:东汉光武帝曾把立有大功的 28 位将领的事迹写
在云台上,其中以邓禹为首。将此典故用于这幅对联,即将曾
祖邓世昌的功绩与邓禹相比拟。祠内还有许多社会名流赠送的
书画、诗词。其中有歌颂曾祖壮烈殉国创立奇勋的,也有遣责
贪生怕死的清朝官吏丢下武器资助敌人的。如民间就流传着“通
商卖国李鸿章,战死沙场邓世昌”的诗句。
1983 年 10 月,我应广东省博物馆的邀请,回广州参观了
近代史的展览,后又由博物馆的曹同志和我弟敏扬陪同为曾
祖扫了墓。邓氏宗祠已改为结核病防治所。经过“文革”10
年浩劫,原祖居所存之物被洗劫精光。据说邓氏族谱记载十
分详细完整,曾祖辈是第 24 代,可惜被抄走焚毁。大门的对
联被涂改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标语,横额隐隐约约
还能看清“邓氏宗祠”几个大字。祠堂东侧空地有一棵萍婆
树,为曾祖生前手植,此树干粗叶茂,冬季不凋,每年中秋节
前后结果,因果实似凤眼,别称凤眼果树,现已 115 年,被列为
广州市文物保护对象,并立一碑。上写:“民族英雄邓世昌手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