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张家口政协
P. 84

火红的年代  火热的斗争

                                               ——群众剧社参加土改的回忆

                                                           赵  路

                                    解放区的文工团既是宣传队,又是工作队,这是对文工团
                                形象的极好的概括。文工团员们将他们宝贵的青春献给了伟大
                                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壮丽事业。每当回忆起战争年代的文
                                工团员的生活时,一种光荣感、自豪感便油然而生。用今天的
                                语言来讲,这是对人生价值的再认识,对无私的向人民、向祖
                                国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革命精神的颂扬。基于这样一种感情,
                                我将自己经历的群众剧社参加晋察冀边区两次土改的经历做如
                                下的追忆。
                                                  沸  腾  的  桑  干  河

                                    1946 年 5 月,党中央发布了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五
                                四指示。”群众剧社的全体同志立即响应号召,投入了这一翻天
                                覆地的群众运动。7 月,我们从张家口出发,组织了若干工作
                                组,分赴怀来、涿鹿一带同当地的区、县干部一起参加运动。
                                怀来地处平绥铁路线上,是从北平国民党统治区到解放区的交
                                通要道。斗争形势极其尖锐,群众情绪动荡。因此深入发动群
                                众就成为土地改革成败的关键。7 月底我同王血波、赵坷等同
                                志来到怀来城东的东八里村,在这里搜集材料,编写歌曲及小
                                型剧本,以便为剧社组织的临时土改宣传队提供演出材料。十
                                几天后,我们又从怀来转到涿鹿,在县城,县委给我们介绍了
                                涿鹿的土改形势。县委宣传部长张雷爱好文艺,作家丁玲、陈
                                明,这时也到涿鹿县来参加土改。联大文艺学院文学系、戏剧
                                系的学生也云集在这里,真是队伍浩浩荡荡,情绪热烈激昂。
                                随后剧社由王莘带领的宣传队就沿着桑干河两岸配合土改发动
                                群众进行宣传。“团结起来吧,受苦的庄稼汉”,“灯碗里没有油

                                                                                       42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