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7 - 张家口政协
P. 317
纯青,往往即兴加词,改腔,变调,观众也喜欢看她即兴创作。
一次,她和板头红(范明武)唱《汾河湾》竟在观众戏迷的嬉
笑喝采声中“嗨嗨”不绝,别人唱不足四十分钟的小戏,她俩
唱了两个多钟头。还有一次她俩合演《杀惜》,“猩猩血”唱“洞
不洞上楼……”多达一百句台词,内行们听了佩服得五体投地,
外行们越听越上瘾。
当年“万人迷”唱《断桥》能唱“十不该”,被内行称一绝。
有一次,“猩猩血”在蔚县城书院街唱《断桥》遇上了对台戏,
她一时高兴唱了“五十不该”,如“一不该离大同来到蔚县,二
不该加入了宗孝戏班,三不该气走了“金钢钻”,四不该与二牛
(任礼)结成姻缘,五不该每日城吃大烟……”尽管台词胡方
乱编,内容荒涎,与剧情人物毫不相干,但她加之“咳嗨”“呀
呀”“咿咿”等虚词衬腔太多,唱起来腔多词少拖腔几起几落,
把对台戏的小青衣唱得台下无人,班主叫苦。她唱《祭江》更
有创新,一句乱弹一个“苦相思”,连唱二十八个“苦相思”。
戏迷们赞扬编了顺口溜:老虎子的胡胡,辛朗的板,
“猩猩血”的乱弹唱不完。
“猩猩血”根底深厚,演技超群,临时抓词现编的本事确
实达到高峰。场面伴奏从来不敢得罪她,你伴奏一不上劲,她
越给你恶唱傻唱,甚至不指名道姓地唱你一番,让你哭笑不得。
有一次倒台后演出,场面上又累又乏马虎起来,她立即唱道:
“从桃花赶吉庄,那个人儿不紧张,脸也顾不上洗,粉也顾不
上擦,全班只有你,吱吱瞎胡拉。”拉胡胡的一听赶紧打起精神,
再不敢瞌睡了。以有一次演《汾河湾》,场面稍不尽职,她扮的
柳迎春追打丈夫薛仁贵,打下场竟跑上来,前后台追打三圈,
每圈一个新样,台下掌声不绝,可把场面上折腾苦了,打板的
辛朗不住地小声苦苦哀求:“哎呀!好我的贾姑奶奶,你追上劲
儿了,我可吃不住了!得啦,收住吧。”
“猩猩血”着实是晋剧艺坛上的一颗明星,不仅扮相倾国
倾城,艺术表演也十分出众超群,她不愧是一个绝才绝艺的杰
出艺伶。
这位绝代名旦在蔚县献艺七年之久,解放后到了缓远、包头。
讲述人:董满贵,刘玉凤,暖泉晋剧老艺人。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