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4 - 张家口政协
P. 274

250 多年。在万全境内,历史悠久,影响很大。它与怀安元宝
                                山、张家口赐儿山齐名,只不过赶会时间不同罢了。
                                    庙会有两大主要内容,通过定期买卖,搞物资交流;通过
                                搞迷信活动,增加庙宇收入。解放初期,每年政府都要组织人
                                员按时赶会,除搞物资交流外,宣传生育知识。启迪群众相信
                                科学,讲究卫生,对破除迷信起了很大作用。
                                    农历三月十九至二十这一天,许愿的鼓手就到泰山庙吹打
                                了。从此拉开了赶会的序幕。许愿的准备还愿,做买卖的囤积
                                货物。农民们,准备在会上置买好一年中所需的生产工具和生
                                活用品。妇女和孩子们向家长要新衣服,准备赶会穿。三村的
                                家家户户,都准备黄米糕,招待客人。庙会定于每年的农历四
                                月十七至二十,共四天。外地的商人,一般都要在十六前把货
                                运到,搭好帐棚。年年最早来的,是柴沟堡的大饼棚。
                                    庙会的最高潮,是四月十八。所有入庙场的通道,两旁都
                                摆满了香、纸、大馍馍、泥娃娃(有男有女),特别是安静庄上
                                堡到下堡的路上更多,“我的五分一份!”“我的三分一份!”
                                “你看看?咱们的替身多好看!”吆吆喝喝,不绝于耳。
                                    走到庙场的西北角,空旷的地带,停满了席棚大车。卖茶
                                水的用大锅烧水。到中午席棚里坐满了人,有的拿着油香就水,
                                有的吃着馒头煎饼熏肉就水。就近处,蔚县卖玩具的商人,有
                                的吹管,有的拉胡,动听的小曲子,引逗着孩子们围成一团。
                                木刀呀,木枪呀,木鞭呀,鬼脸子染的五颜六色,惹人喜爱。
                                拉洋片的自打自唱,花钱不多,从小镜里看看,顿时到天北二
                                京(津),南京上海逛一趟。
                                    庙院西边,全是卖饮食的。“油香!馒头!卷子!贱了!贱
                                了!”的吆喝声,震耳欲聋。煎饼,这个新花样,虽然不喊,买
                                的人最多。卖甜水的,用两小碟伴奏,唱着“甜又甜,鲜又鲜,
                                不甜不鲜不要钱……”。柴沟堡的熏肉,本地的腐肉,油的发

                                                                                    - 250 -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