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8 - 张家口政协
P. 268

堪。日伪侵占时期,成纪七三四年(公元 1942 年),又进行了
                                重盖。第一年盖了正殿、两廊,第二年建成过亭、钟鼓楼,最
                                后一年戏台扫尾。这就是现在泰山庙的遗址。
                                    此庙,清代在内开过私塾房,民国初年设过南区巡警局,
                                解放初住过军队,垦荒种稻。1958 年以后,办过农业中学,是
                                一处广阔的公共场所。

                                                     规  模  概  貌

                                    此次重修的泰山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兴建的,虽是老式
                                砖瓦结构,洋灰灌基,但开创了我县盖房的先例。设计精美,
                                讲究对称,既具古代建筑的风度,又有时代气息。雕塑丰姿多
                                彩,油刷金碧辉煌,很能代表当时万全境内各行艺人的水平。
                                是万全境内最大庙群之一,可称一处综合艺术展览馆。此次重
                                修的泰山庙,工程之大,耗资之多,时间之长,远近闻名。除
                                化“布施”外,建筑期间,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开光”,周围村
                                民自愿前来献助。最后一年,请来当时北平评剧名角白玉霜助
                                兴。庙会上人流之多,敬香之广,买卖之盛,空前绝后。庙成
                                之日,还有结余。
                                    此庙盖在安静庄下堡的东侧,东西宽约 40 米,南北长约
                                100 米,分两处院落,南大北小,东、西、南三面围墙上有六
                                个山门,平时观光旅游者,一般都从后院的西山门进去,首先
                                看到的,是三间和尚住的禅房,五檩卷棚,比正殿低些。院中
                                摆着仙人头、鸡冠花之类的花盆。东行,便是泰山庙的主体建
                                筑正殿。正殿由五间高庙和中间三间突出的正方形大殿组成。
                                庙顶五脊兽,插五根铁制的三股叉,以防雷震。从西边旧奶奶
                                庙门前登阶而上,顺着走廊走过旧奶奶庙,便到了新奶奶庙。
                                打扇门,只见三间掏空房里三尊一丈多高的贴金塑像,身披各
                                色绸袍,面容凝重有神,端庄地坐在四尺多高的神台上,三位奶

                                                                                    - 244 -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