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张家口政协
P. 110

按照毛主席的部署,平津战役共分三个阶段:一,完成对
                                敌军的分割包围,但围而不打,或隔而不围;二,从新保安开始,
                                然后张家口、天津,以次各个歼敌;三,解放北平。平津战役,
                                敌我双方参战部队的总数即达 130 万人以上。要在一千多公里长
                                的战线上,调动、使用这不少于几个小国家人口总和的武装力量,
                                又要迅速、果断、正确、有效地处置战争进行中千变万化的复
                                杂问题,使敌人就范于我,需要多大的智慧、气魄和力量啊!
                                这本身就是惊心动魄的壮举!
                                     我们常以“用兵如神”这句话来形容和赞颂毛泽东同志指导
                                战争的艺术。“神”在哪里呢?就在于他从根本上打破了视战争
                                如神物的观念,正确地认识和掌握了战争的客观规律。他十分注
                                重战争的全局,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抓住战略枢纽去部署战
                                役,抓住战役枢纽去部署战斗。毛主席把兵给用“神”了,把仗
                                给打“神”了;也把敌人给调动得“神魂颠倒”了。
                                     美、蒋、傅不是要在“暂守平津”中“以观时变”吗?毛主
                                席将计就计,先令华北我军缓攻太原,撤围归绥;又命令淮海前
                                线我军,对被围的杜聿明集团暂不作最后歼灭。这个欲擒故纵,
                                以退求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时变”部署,使这群“惊弓
                                之鸟”的心,有些安定;也似乎看到了“暂守平津”成功的“希
                                望”,南逃西窜的决心便更难下了。敌人的这个变化,完全符合
                                毛主席的预想。更确切地说,是毛主席对这群反面演员“导演”
                                的结果。待他们稍微清醒,毛主席已经在实际上完成了自己的预
                                想。蒋傅两系军队这条“长蛇”便时至“冬日”了。但是,这条
                                “长蛇”毕竟是由 60 万人之众组成的,部署在一千多公里漫长
                                的防线上,是先“斩头”,后“剁尾”,还是先取其中,不仅需要
                                大费神思,也成了战局成败的关键所在。
                                     毛主席决定先从平张线打起,围攻张家口,截断傅作义西窜
                                绥远的必经之路。抓住并歼灭三十五军,挖掉傅作义的“心头


                                                                                     - 78 -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