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张家口政协
P. 107

津战役全局“活”起来的战斗过程,毛主席作为伟大战略家胸怀
                                全局,审时度势,知己知彼,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气魄和艺术,
                                历历在目。
                                     燕山南北,海河上下,宛如一座巨大的舞台,毛主席要在这
                                里导演出一幕幕惊心动魄、有声有色的话剧来。
                                     当时,傅作义集团在华北虽然仍有 60 万军队,但在战略上
                                已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它的东、北两边受我东北野战军的重压;
                                西边面临我华北部队的直接打击;南边,我中原、华东两大野战
                                军正在围攻杜聿明集团。毛主席十分形象、生动、准确地说,此
                                时的傅作义集团“已成惊弓之鸟”。华北地区的形势如何发展,
                                不仅决定着傅作义集团的存亡,对已是千疮百孔的国民党反动政
                                权,更是息息相关。在这种形势下,早就存在于蒋介石、傅作义
                                和美帝国主义之间微妙复杂的重重矛盾,更日益深化,尖锐起来
                                了。
                                     傅作义虽然被蒋介石委任为华北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但他
                                早年系晋军,是阎锡山的部下,并非蒋介石的嫡系。二十年代末
                                任师长的傅作义与奉系军阀在河北涿州作战时,因孤军坚守涿州
                                城三个月而得宠,后升任三十五军军长。他在被称为“塞上谷仓”
                                的绥远河套平原(今属内蒙古自治区),扩充实力,苦心经营,
                                自成系统。有人说,傅作义青云直上,发迹的本钱是三十五军,
                                起家的老窝在绥远,是很有道理的。而今,蒋介石在东北地区的
                                部队已全军覆灭,淮海战场的结局也日趋明朗,国民党政权危在
                                旦夕的形势已经很清楚了。“树倒猢狲散”,何谈一群“惊弓之鸟”
                                呢!作为与蒋介石共事非一日,深知国民党派系斗争之烈,又同
                                共产党打了几十年仗的傅作义,不得不想一想自己的下一步了。
                                     蒋家王朝摇摇欲坠的“最高领袖”蒋介石也在想。
                                     出钱出枪帮着蒋介石在中国打内战的美帝国主义,当然也不


                                                                                     - 75 -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