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9 - 张家口政协
P. 89
致,而结为莫逆挚友。我们家也成了他们聚会畅谈的场所。
家父当时在平教会的好友,有担任秘书主任的瞿菊农(瞿
世英、瞿秋白之叔)和平民文学部主任孙伏园,并由孙介绍,
与孙的老师鲁迅先生通过信。(鲁迅的珍贵来信因动乱早已丢
失)。其它好友尚有席征庸(解放后为人民出版社编辑,已退休)、
邵恒秋(现为全国人民政协副秘书长)。
家父在平教会工作了一年零七个月,为普及文化教育,经
常深入到农民中间调查,并编写了大量普及文化的小册子。这
期间,他也受到了一些启发,读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邹韬
奋介绍苏联的《萍踪忆语》,对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有了初步认
识,并从好友张寒晖、赵伯庸处听到些关于共产党的知识。他
与鲁迅先生的通信,使他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获得了教益。这
时正值“一二·九”运动前后,社会上的抗日救亡运动热火朝
天,这就进一步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他也积极投身到宣传抗
日救国的行列里。一九三六年冬,张寒晖、赵伯庸先后离开了
平教会。一九三七年四月,家父经赵伯庸介绍,应段绳武先生
之邀,告别了定县,离开了平教会,西去绥远参加“河北移民
协会”在包头垦区筹建新农村的工作。
绥远包头的“河北移民协会”,是由总干事段绳武(字承泽)
先生创办的。
家父为了满足朋友的盛情相邀,更为了使垦边灾民受到教
育,毅然率我们全家四口人离开了定县,远赴绥西垦区,住到
了灾民新建的河北新村土坯房里。家父还曾远去新建的五原垦
区协助筹办新村。
河北新村于 1934 年 4 月中旬开始建筑,6 月 1 日竣工。全
体移民迁入新村,段绳武先生自任村长。
(二)国难当头 抛妻别子 宣传抗日 辗转入川
抗日战争爆发,家父在绥西协助段绳武先生筹建新村,创办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