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6 - 张家口政协
P. 246

小班,靠自行搭挡,打地摊流动演出,艺人们过着半乞讨半卖
                                艺的悲惨生活,社会地位极为低下,因而二人台的发展很慢。
                                解放后,在党的阳光雨露滋润下,二人台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乡间的二人台象雨后春笋一样,很快繁荣起来,逢年过节,几
                                乎村村都要组织一班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也很广,分布于冀、晋、陕、甘北部和内蒙、
                                宁夏一带。各地的二人台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环境的客
                                观影响和本身条件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大体上分
                                为东西两路。东路二人台流行于集宁以东的旗县、山西北部和
                                张家口坝上地区;西路二人台则流行于内蒙西部和河套地区。
                                    东路二人台具有舞蹈幅度大,跳跃性强,给人以粗犷憨厚
                                之感,音乐上较婉转、细腻、悠扬;西路二人台则小巧、优美,
                                给人以娇媚之感,音乐上高亢有力,多用叠字行腔。东西两路
                                二人台虽各有特色,各具异彩,但是在表演上都具有短小活泼,
                                花样繁多,节奏紧凑,朴实健美等艺术特点;在音乐上都采用
                                真假声混合的演唱方法;语言上多用民间的“串串话”、“叠字”、
                                “土语”和“歇后语”;在内容上都是与当地人民生活习俗和风
                                土人情紧密相关,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所有这些,都是深受
                                当地人民喜爱的主要原因。
                                    张北二人台,在解放三十多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培
                                养,发展也很快。1953 年,河北省举办首届群众文艺汇演,张
                                北曾选派了老艺人“丁五子”、“四朵花”和“吹破天”等十五人
                                参加了汇演,受到大会的好评,并选送了冯子存(吹破天)参加
                                了全国文艺汇演。1956 年,张北县正式成立了二人台剧团,挖
                                掘了二人台传统节目一百多个,加工整理出二十多个群众喜闻乐
                                见的优秀节目,同时也培养出一批优秀演员。象当时史桂兰演唱的
                                “三打一挂”(打樱桃、打金钱、打秋千、挂红灯)在群众中享
                                有很好的声誉。在赴河北省汇演后被誉为“百花丛中一点红”(当
                                时在河北日报作过专题报道)。五十年代,张北县二人台曾举

                                                                                      236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