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张家口政协
P. 150
马旦李宏发,艺名“根元旦”。“根元旦”的表演艺术很有特色,
他“喷口”好,“气口”足,而且他的作派更为见长。他扮演的
角色,技艺动人,唱腔细腻。他戏好,人也好,为人谦恭热情,
结交多为贫寒之士,对梨园界同行都很关心,因此颇受晋剧界
朋友们的敬重。吉凤贞跟随宏发师傅学艺四年,在这几年中,
她勤奋刻苦,细心钻研,为自己今后的进一步成长与发展打下
了坚实的根底。宏发师傅教授给吉凤贞的是以唱念为主的戏如
《凤台关》、《阴魂阵》、《二度梅》等。吉凤贞是学青衣的,而宏
发师傅以刀马旦见长,虽不是隔行如隔山,但在唱腔与念白上还
是不一样的,师傅爱莫能助,便又为吉凤贞请了须生李兰亭细心
教授,李兰亭虽是胡子生,但技艺全面,对青衣的表演艺术也很
有造诣。就这样,在短短的几年里,她学了很多优秀传统剧目如
《二度梅》、《火焰驹》等。这就为她以后形成唱功见长且吐字
清晰、音质清丽逶婉、复杂多变的情态和她那久唱而不暗哑的
独特风格奠定了基础。
向“根元旦”、宏发师傅学艺四年后,吉凤贞开始独立地迈
入了戏剧与人生的道路。当时晋中颇有名气的班子王金奎(晋
剧名演员王爱爱的爷爷)班,集聚了许多晋剧名角:杨贵仙(汾
阳人)、佟绛仙、王玉莲(现在阳泉戏校任教)、王曾生(艺名
北天旦)等,特别是北天旦专工青衣,是名角。面对这众多的
优秀演员,吉凤贞决定进入这个班子,这样也可以向各有所长
的同行们学习,以便博采众家之长。
王金奎班虽然集中了这么多晋剧名伶,但由于经济的原因,
这个班子仍属于那种“营子班”,(是指跑外台的戏班),他们以
唱庙戏、赶会戏游串八乡为主,每年从阴历正月开始,即由各
商号(买卖家)写戏(予订营子班的戏),班子里的名角越多,
订的合同就越多,这种固定式的演出一般要从正月延续到每年的
十月份。这种一连串的演出对于艺人们来说是相当辛苦的,不过
这一段也是一年中收入最多的黄金季节。进入冬季,各营子班的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