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9 - 张家口政协
P. 149
演员牛桂英和吉凤贞那时同求教于这二位先生。李芝华、梁金山
先生都是吉风贞迈上晋剧艺术道路的启蒙老师。
晋中本来就是晋剧的发源地,晋剧也就是在晋中秧歌的基础
上,吸收了蒲剧、秦腔、同州梆子这些古老剧种的音乐成份,逐
步发展并兴盛起来的,山西特定的环境对于吉凤贞最后下决心从
艺,不能说不无很大影响。
吉凤贞最初同梁、李二位先生学的戏是《二进宫》,她工青
衣。由于她生性聪慧,在先生的指教下唱、做都很入门,稍加指
点便融会贯通,初步具备了做为一个戏剧演员的最基本素质。这
当然也使她的姑姑一家对她更为喜欢和器重。姑父特聘请了一位
并不出名的梆子演员,在人家演出闲暇时来教她几出戏。时候不
长,她又通过别人的介绍,同时大家也认为有必要把这棵好苗子
引见给艺术上有成就的晋剧名师,而不致延误她的才华。就在这
种情况下吉凤贞拜见了晋中山西梆子名角“玉狗旦”师傅。
“玉狗旦”是当时晋剧界的老前辈。他也是晋剧名优王绍先
的师傅。 自收了吉凤贞这个女弟子并听她试唱后,便认为她很
有前途,值得下功夫培养她。此后,便从教《三击掌》这出传统
戏开始,对她在学艺上精心地进行了培育与指导。在这个时期,
她由师傅引见又同时受教于许多晋剧前辈。以后“玉狗旦”又教
会了她《血手印》这出颇能显示功力唱腔的传统戏。这个时候,
吉风贞虽然是从师学艺,但与别人不同,她并没跟师傅一起到大
戏班演出,而是出于特别的喜爱,受约进出于一些极小的戏班,
在戏中扮个小角色,打个座场,挣一点很少的份子钱。不过这样
也可以挣得维持生计的工资,而不用再增加姑姑的负担了。
活跃于晋中大地上的这些小戏班,演出地点是不固定的,而
且也是无条件固定的。他们今天在这个地方赶庙戏,明天又去那
一乡赶乡会,不过活动范围大致在太原、榆次一带乡村。跟班演
戏风风雨雨,一年光景,吉凤贞掌握了一些剧目,演出也有了一
些经验,以后便正式拜了师傅,师傅是山西晋剧界名声极大的刀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