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6 - 张家口政协
P. 186
化)。保安川乃今之涿鹿县、距此数百里,明史误卫为州。弘治
(公元一四八八年至一五○五年)后,本路实有官军六千五百
四十二人。嘉靖四十五年(公元一五六六年)后至万历十八年
(公元一五九○年),存千官军四六百三十三人。原额操马三千
零八十二匹。嘉靖三十七年(公元一五五八年)存马、骡九百
六十匹头。万历中(公元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年),存马、驼
一千八百二十五匹只,驿骡三百九十二头。
马坊之命名始于明宣德初,但这些村庄的建筑时间却不尽
在宣德初。据《察哈尔省通志》载,三马坊“相传后汉时所建”、
“八马坊系明洪武年建。”原名缺角堡。东门上有字曰:永定;
西门上有字曰:夫字屯堡。
阳原县地处塞北,两汉以来,史称桑干马邑,皆为戌边要
地。汉时,今阳原县东部设桑于县,治所在今辛堡乡朝阳堡东,
自西汉景武至东汉光武前后约一百八十年,桑干县又为代郡治
所。故汉后称这一带为桑干川。由“桑干马邑”可知,早在两
汉,边境相安时,桑干川即为放牧之地;战时当为骑兵营房。
元狩四年(公元前一一九年)夏,汉武帝的年轻大将军霍去病
率“五万骑出代,与左贤王战,斩首虏七万余级。”(《汉书·武
帝本纪》)霍去病率领骑兵,正是从桑干马邑出发,与左贤王进
行了一场血战,斩匈奴首虏七万余级,为汉王朝稳固边境建立
了汗马功劳。“北魏道武初,刘库仁西征库翟部,大获畜产,徙
其部落,置之桑干川。”(《魂书·太祖本纪》)这里虽然没有列
出畜产的具体种类和数字,但“大获畜产”,不一定为数少,足
见桑干川在北魏时依然是刍牧广阔地、“良马秋风嘶”。
清时,本县境内早已为产粮区城,其中东城、揣骨町为两大
粮食集散地,南山采煤已具规模,由于山路崎岖,粮、煤运输主
要靠驮运,因此,驴和骡得到迅速发展。民国年间,时局动荡,
战乱频仍。一九二六年,军阀把全县的马、骡几乎洗劫一空,畜
牧业基础遭受严重破坏。到一九四九年,全县大牲畜仅有八千
- 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