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9 - 目录.FIT)
P. 159
王老总是蠡县人。编审。 1965 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历
任《河北文学·戏剧增刊》编辑、 河北省艺术学校办公室主任、河
北省肃宁县副县长、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河北省文化艺术
中心主任、河北文化音像出版社社长兼总编、《乡音》 杂志主编
等。卸任《乡音》主编后又被聘为该杂志的编审。
我到政协工作后,开始试着给《乡音》多次投稿,但一直没有
发表过。有位朋友说:“编辑不认识你,怎么会给你发稿呢。”我
不服气地说:“编辑没那么势利吧。稿子没发表说明我水平不
行,慢慢写总会发表的。我对《乡音》有信心!” 2007 年,看到 《乡
音》开展“海湾杯亲历政协”征文,我想起曾经陪同李明老人走
访革命老区的经过,就写了篇《真情依旧》投给了《乡音》。过了
一段, 第 5 期《乡音》来了,我打开目录,突然眼前一亮,发现上
面有自己的名字,虽然我不是第一次在省刊上稿,但却是第一次
上《乡音》。仔细一看,编辑不仅把题目改为 《难忘老区行》,还对
正文作了一些改动,比原稿更切题、更精炼了,改得让我心服口
服。于是特意记住了责编“司马耕”的名字,心想有机会一定要
当面谢谢他。2009 年秋季,我赴省参加省政协宣传工作会,吃午 文
史
饭时挨着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同志,经人介绍,我才知道他是王老 情
结
总。王老总朴实无华,平易近人,与大家边吃边聊。我借机向他
请教写稿投稿方面的问题,他不厌其烦,一一作答。最后,我顺 WEN
便问了一句:“您认识司马耕编辑吗?”王老总笑笑说:“司马耕 SHI
是我的笔名。”啊,原来王老总就是司马耕老师呀,就是我要感
谢的责编呀! QING
后来,我投稿的积极性更高了。王老总看到我的稿子,如果 JIE
觉得可用,就会电话让我修改。我改后传过去,他如果还不满
意,他就会教我怎样去改。经他耐心阐发,我的水平有了提高。
157
每年《乡音》搞征文,他都要给我打电话,详细告诉我征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