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1 - 张家口政协
P. 471

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简述




                                求记录史实真实、准确,文通字顺、朴实、流畅就可以。但一
                                篇好的文史资料应该既有真实、丰富的史实,又有生动的文采,
                                这是对文史资料比较高的要求。
                                    写文史资料与新闻采访有异曲同工之处,其中最重要的是
                                必须要有五个 W(WHEN、WHERE、WHO、WHAT、WHY),
                                即:何时、何地、何事、何因、何人,这也是史料写作必不可
                                少的要素,具备了这些要素,史料才完整,读者才能看懂。
                                    (二)文史资料写作常犯的错误(失实)
                                    具体表现:一是捕风捉影,任意编造。文史资料的最基本
                                的要求是“三亲”,就是作者自己的亲历、亲见、亲闻。这就要
                                求作者在撰写文史资料时一定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能凭
                                想象或推理去写,即使是“亲闻”,也绝不能任意添油加醋,也
                                得实事求是,如果史料失实,写的再天花乱坠也是一篇废纸。
                                文史资料不是文学创作,如果为了迎合读者口味,把文史资料
                                当作文学创作去写,那就使去了文史资料的真实性。二是隐讳
                                和夸大。早在文史资料工作初创时期全国政协文史委就制定了
                                “三不讳”原则,即:不为亲者讳,不为长者讳,不为贤者
                                讳。因此在文史资料写作中要如实地将自己一生所经历的功
                                过是非真实地叙述出来,这样才有价值。有人只写“过五关
                                斩六将”而不写“走麦城”,这就容易产生以偏概全。好的史
                                料应该是实事求是地有功说功,有过说过,而且功过都不能
                                夸大或缩小。三是故作惊人之笔。周恩来早在文史资料工作
                                初创阶段就指出:文史资料“不能故作惊人之笔”。有时有人
                                为了突出某些史实,在描述上以浓重的笔墨加以刻画,恨不
                                得“语不惊人死不休”,以吸引读者眼球,这反而大大降低了
                                史料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使史料失去应有的价值。四是详略、
                                深浅、轻重不当。一篇好的文史资料,对史实的记述应该是详

                                                          - 445 -
   466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