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6 - 张家口政协
P. 346

文  苑  掠  影




                                武彩玲、武彩霞……她最崇拜的是名须生“金兰红”。她对山西
                                梆子上路调“咳咳腔”着了迷,有时戏班走到哪里她跟到哪里,
                                回了家,又哼哼,又比划。
                                    民国十八年,云楼 14 岁了。大同闹军阀,生活难混,父亲
                                听说口外能养穷人,于是,又带着一家人到绥远。谁知投亲不
                                遇,在东大街租了间破房住,生活没有着落。实出无奈,父母
                                商量将她卖了,换几升米。云楼死活不干,非要投河奔井,父
                                亲死命地拉着她,惹得围了一大群人看热闹,云楼一边哭一边
                                说:“不要卖我,送我去打戏吧!”
                                    这时,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 40 多岁的中年人,说话是山
                                西太谷口音,和善地对父亲说:“这娃娃要学戏,学好了也有一
                                碗饭吃,让她跟我学戏吧!”旁边的人告诉她父亲,说这是唱胡
                                子生的名角儿“十六红”,本名武登元,在“同和园”住班子。
                                父亲怕女儿再寻死,只得点头答应。
                                    “十六红”问云楼:“娃娃,你要学什么?”云楼想起了她
                                最崇拜的“金兰红”,就说:“我要唱胡子生!”“十六红”笑了:
                                “好!往后我每天到家里教你!”云楼转悲为喜,抹了抹眼泪,
                                爬在地上就给师傅叩了个头。
                                    从第二天起,“十六红”每天抽空到云楼家里教她戏。云楼
                                爱戏,也舍得下苦功夫,每天五更起来,跑到西河湾去练功,
                                喊嗓子,她用铁通条刨开河里的冰,用手托着砖头,对着冰窖
                                窿喊嗓子。在冬季的四个月时间里,云楼学会了三出须生戏;
                                《走山》、《取成都》、《哭灵》。
                                    次年开春,师傅到外地搭班子,打算带上小云楼,谁知跟
                                班主交涉,班主说:“小孩子,才学戏!”不答应。师傅无奈,
                                临走前,将云楼托给了他的朋友“狗狗生”。

                                                          - 320 -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