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4 - 张家口政协
P. 304
文 苑 掠 影
了 20 年的张家口市。1946 年 1 月,萧三为张家口市的华北联
大等校 1200 多名青年师生做了“向一个为学的人——毛泽东主
席学习”的报告,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以后萧三又在张家口
华北联大的《北方文化》、《晋察冀日报》上相继发表了《毛泽
东同志传略》、《毛泽东印象记》、《大革命时代的毛泽东同志》
等重要著作,以后又在康濯主办的《时代青年》上发表了《毛
泽东同志的儿童时代》、《毛泽东同志的青年时代》等重要文章。
就在这些著作的基础上,萧三在解放后,正式出版了(经中共中
央宣传部批准)《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毛泽东同志青少
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等书。张家口市成了萧三宣传毛泽东
初期革命活动的重要文化阵地。
新中国成立后,萧三先后当选为一、二、五届政协委员、
常委,他身居要职,但并没有忘记张家口的土地和人民。1958
年夏天,萧三随郭沫若领导的全国文联参观团,又第三次来到
张家口。他随参观团上赐儿山,游水母宫,参观七里山大渠,
到坝上草原访问,出席文艺报告会,虽冒热风酷暑,兴致却十
分高昂。在张北县的苏蒙联军烈士纪念塔参观时,萧三即兴挥
毫,又写下了珍贵的诗篇:
战场凭吊狼窝沟,纪念当年热血流。
兄弟友谊长缔结,英雄塔下尽低头。
在文革期间,萧三受到“四人帮”的残酷迫害,关押达七年
之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萧三平反时,他已是年过
80 的老人了,但他仍多次热情接待张家口文艺界、党史部门的
同志,为整理张家口的革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对张家口的
土地和人民所怀有的深厚感情,老而弥坚。萧三于 1983 年 2 月在
北京逝世,享年 87 岁。其主要作品与译著有《和平之路》、《伏枥
- 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