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1 - 张家口政协
P. 301
毛泽东的文友与张家口
大钊、赵世炎等革命先辈一道来张家口出席西北农工兵代表
大会。为开展北方地区的群众运动而贡献力量。以后由于路
线问题,罗章龙先生曾受到组织的处分,使罗章龙多年以来
销声匿迹。直到 1979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罗章龙又
被聘请为中国革命博物馆顾问,并担任全国政协委员。1981
年秋,年过古稀的罗章龙老人,仍对他当年工作战斗过的张
家口这块土地念念不忘,特意从北京来张家口访问。罗老来
张访问期间,受到有关部门的热情招待与欢迎。他曾登临大
境门,兴游水母官,访西北农工兵大同盟会议旧址,目睹张
家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后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回忆
过去峥嵘的岁月,看到今日山城欣欣向荣的景象,不禁激情
满怀,写下了《重莅张家口》:
当年中共展宏猷,渤海长城居上游。
万县北疆青史在,英雄儿女名千秋。
这首诗可作为张家口解放前后巨大变化的历史见证,而永
感后人。
三、子暲慧眼识英才 萧三张垣燃星火
毛泽东于 1936 年在陕北接见进步的外国记者斯诺,当回忆
到在湘乡东山高小读书的情景时,曾说:“我以前没有见过这么
多孩子聚在一起,他们大多数是地主子弟,穿着讲究,很少农
民供得起这样的学生。我的穿着比别人都寒酸,我只有一套像
样的短衫裤。……我平常总是穿一身破旧衫裤,许多阔学生因
此看不起我。可是在他们当中我也有朋友,其中一个现在是作
家,住在苏联。”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作家,就是著名诗人萧三。
萧三,别名克森,排行为三,故名萧三,号子暲。湖南省湘
乡县肖家村人,1896 年 l0 月 10 日出生,比毛泽东小 3 岁。其二
兄名萧瑜,字子升,也是毛泽东早年的同学与好友,以后曾任国民
- 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