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9 - 张家口政协
P. 329

华夏邮驿第一城





                                道。我国的驿道始于周代,盛于唐。大唐贞观元年(627 年)朝
                                廷将全国分为十道,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其中一条大
                                干道,经安阳、赵州至幽州(今北京),历史上称其为“河北道”。
                                “河北道”沿线相连同接的驿路共计四条:娘子关经井陉至镇州
                                (今正定);自德州故城经南宫至赵州;郓州(山东东平)过黄
                                河到魏府(今大名)经魏县、成安至邯郸;云中(今山西大同)
                                经宣德州(今宣化)、怀来至幽州。这条支线驿道的咽喉部位鸡
                                鸣山为燕山余脉,处于河北怀来与北京延庆盆地的西部边缘,此
                                山为平地拔起的一座孤峰,海拔达 1128 米,山上怪石嶙峋,峭
                                壁如砌,据民间传说,它既叫“飞来峰”,又称“奶奶山”,山上
                                庙宇众多,自古以来香客不断,不仅是朝拜的圣地而且由于其所
                                处的地理位置险要,成了历朝历代军事重地。
                                辽、金末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后,为了扩大自己的疆域,
                                东征西战,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为了战事的需要,他仿照中原
                                地区交通通信制度,在通往西北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
                                “驿骑”、“邮人”,把中原旧有的驿站与辽金时的邮路有机地结
                                合整治为“站赤”。元世祖忽必烈继承汗位建立大元后,在站赤
                                的基础上,半驿路建设更进一步规范。当时,元大都(今北京)
                                到上都(今内蒙古多伦县西北)为京都通往蒙古和西北的重要道
                                路。但是,由于这条干道山峰林立、险隘较多,加之强盗土匪神
                                出鬼没,给元军的行军作战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保证部队的安
                                全,凡是险关要隘,忽必烈均派兵把守,重要关隘则施以重兵。
                                鸡鸣山为当时京西第一高峰,东镇京津之门户,西扼陆路之要道,
                                鸡鸣驿就是为适应这种军事上的需要而设立的。但当时鸡鸣驿还
                                不称为驿或站,仅是一个小行营而已。随着元朝疆域的不断扩大,
                                以及云中至宣德州至怀来至幽州这条干道承载任务的增多,扩大


                                                          - 313 -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