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0 - 张家口政协
P. 260

人  物  春  秋





                                    1964 年,张家口歌舞团到蔚县演出。团里的丁义祥和青年
                                演员史桂兰,专程从家里把我父亲请到鼓楼后的县园子里,并
                                把我父亲按师爷辈介绍给全团青年演员。记得丁义祥先生还跟
                                我说:“当年地区成立歌舞团时,还请过你爸爸当老师,他没去。
                                我才去的”。他们还讲到了头一年我父亲在张家口、天津比赛的
                                情况。史桂兰还说,你爸可真是个好样的,我们都要向他学
                                习……
                                    正当父亲和村里的那一班蔚州高跷戏兴盛之时,文化大革
                                命开始了,把当年人们最喜闻乐见的高跷戏视为牛鬼蛇神,禁
                                演剧目……
                                    然而,父亲不这么看,他认为蔚州高跷戏演唱的内容多是
                                反映现实生活和爱情之类,群众拥有所熟悉的民歌小调,以极
                                其生动而通俗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他们的爱憎,
                                寄托他们的向往,这有什么不对?为了把这一民间传统艺术保
                                留下来,七十年代初,父亲口授由我把六十几个蔚州高跷戏剧
                                目的唱词全部整理下来。可惜的是,白乐南柳子水的李永富把
                                那些东西拿去看,就再也没给拿回来。
                                    综观父亲的一生,他是在充满荆棘的艺术道路上不断追求,
                                不断探索的一生,他虚怀若谷,永不骄傲、永不自满,为蔚州
                                高跷戏的艺术创造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健在的
                                蔚州老人们都说他是“为蔚州高跷戏立了祖”。我认为这评论并
                                不过分。父亲对蔚州高跷戏艺术的贡献,连同他的人品,是永
                                远值得我们后辈崇敬和怀念的!
                                    我的父亲要是活着,今年 95 岁,在他诞辰 95 年生日之际,
                                我刚刚整理完这篇拙作,作为对父亲深深的缅怀。愿他在天之
                                灵,瞑目长眠吧。
                                    作者简介:孙宝山,原蔚县广电局编辑。

                                                          - 244 -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