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8 - 张家口政协
P. 198

人  物  春  秋





                                不语却能告诉我:这座史学科研的小岛严谨而有序,充实而高效。
                                我与胡老见面,谈得十分广泛。从国际国内形势到改革开放的理
                                论,经他一讲,既由浅入深又精辟透彻。真是“听君一席话,胜
                                读十年书”啊!半年里,我从中央党校学习中获得了丰富的理论
                                知识,又在胡华教授那里得到了宝贵的指导。我觉得十分幸运。
                                    胡华教授是浙江奉化人,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是资深的著
                                名学者、教授。我是河北定州人,在张家口市委工作,但他却把
                                我当故乡人看待。这乡亲是怎么结下的,乡情又是从何而来呢?
                                这要从塞外山城张家口说起了。
                                    1945 年,日本投降以后,张家口是八路军解放的第一座北
                                方重要城市。为了及时从实践到理论研究总结新解放城市的工人
                                运动,胡华教授奉党的调派从他任教多年的华北联大到张家口从
                                事工人运动。1945 年 12 月,张家口市召开第一次全市工人代表
                                大会,成立市总工会,胡华教授当选为执行委员并任宣传部长。
                                从那时起到 1946 年 9 月我党开始战略撤退,在将近一年的时间
                                里,市总工会指导了全市工人 130 多次反奸清算斗争,组织工人
                                开展生产竞赛.并在工人中发展党的组织。那时候,由陈企霞主
                                编的《北方文化》杂志和邓拓主编的《晋察冀日报》,经常刊登
                                胡华撰写的党领导新解放城市工运的经验文章。
                                    作为一位史学工作者,胡华教授经常利用各种机会,调查采
                                访搜集我党领导的北方革命历史资料,其中包括张家口工运史
                                料。他最早把中共北方党组织领导的京绥铁路和张家口工人运动
                                历史写成专文公之于世。他当时交了许多老工人朋友,有的虽经
                                40 年还能叫得出名字。他在那时候不辞辛苦采访的 20 年代工
                                运骨干,解放后大都不在人世了。如果没有他的努力,很难使


                                                          - 182 -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