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 - 张家口政协
P. 137

回忆我在抗大战校的教师岁月





                                农、学军与挖地道贯穿在整个教学计划之中。我到学校后,正赶
                                上挖地道。一是在学校的院子里挖地道,挖出来的都是沙质土,
                                夹杂着河卵石,随时都会发生塌方。这种土质,又难挖又有危险。
                                有老师们与工人师傅带头,同学们也干劲十足。这样的土层必须
                                用砖砌好,进入地道才安全。后来我们又轮流到东山坡挖地道,
                                从学校走到东建材厂以东,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当时并不觉得多
                                累。到了我们学校挖的地道口,往下一望很深,有五六米左右,
                                我要手握从支架上系好的绳子下去,一开始有些紧张,下去后看
                                到同学们努力地刨土,很受教育。他们年龄虽小,可干劲十足,
                                不怕危险。这里的土质很好,都是很结实的胶土,而且还很干燥,
                                不用砖砌也很结实。地道一人多高,一米多宽,干了几天,就很
                                习惯了。有一次路过太平桥下看到一个照相馆,叫工农兵照相馆,
                                我进去拍下了一张照片,看到这张照片就想起去东山坡挖地道的
                                艰苦历程。
                                    从 6 月下旬到 8 月初,文科连组织学生们到沙岭子去学军。
                                我和学生们一样,背起背包,排着整齐的队伍,唱着抗大校歌,
                                步行走到沙岭子的通讯营农场,和战士们一起挠秧。因为我刚从
                                腰占堡学军分配到学校,对在稻田地里劳动是很适应的。但是多
                                数的同学没有下过稻田劳动,对此我就先做示范,叫学生们如何
                                挠秧,如何区分稻苗和杂草,如何对付蚂蟥虫的袭扰。晚上我和
                                几个男同学就和战士们在大地铺上休息。战士们的素质都很高,
                                他们的言行给学生们作出了表率,和我校师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每天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地里,大家深切体会到“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休息时间,是和战士们唱歌的
                                最好时机。为了迎接七一党的生日,我们准备了节目,由我负责
                                给文二排排练了表演唱“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其内容是



                                                          - 121 -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