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张家口政协
P. 98
古驿站鸡鸣驿
牛连成
鸡鸣驿又称鸡鸣山驿,座落在怀来县偏西北洋河北岸的鸡
鸣山下,即 110 国道 140 公里的地方,它是明清两代宣化府
通往京师大路上独立存在的一座驿城。鸡鸣山驿始建于金末,
明成化十七年(1480 年)筑堡,隆庆四年(1570)砖修城墙,
是我国现存面积及规模最大的一座古驿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
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驿城。因驿城是京师通往西北边陲
的必经之地,所以在明清两代对我国军事、政治、文化、民族
融和等都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
为纪念 1996 年 3 月 16 日中国邮政创办 100 周年,邮电部
发行《古代驿站》邮票一套二枚。其中一枚即以鸡鸣山驿为主图。
鸡鸣山驿因北临鸡鸣山而得名。鸡鸣山海拔 1128 米,山
势高耸,峻崖陡壁,孤峰独秀。山腰及山顶自北魏以来共建殿
堂庙宇 99 间,建筑面积 1300 平方米,殿内供奉各种神像 200
多尊。因这里是塞外著名的佛教活动胜地,每年农历四月十三
至十八庙会期间,山西、内蒙、河北及京师一带每日有成千上
万名善男信女前来朝拜进香,历代帝王、才子、名人也慧眼识
山,到此游览,留下许多墨迹佳话.山上数十块碑文记载着历
代帝王登山观光足迹。北魏文成帝、唐太宗、辽圣宗、萧太后、
元顺帝、明英帝、明宣宗等都曾登临此山。清康熙皇帝于 1696
年、1706 年先后两次登临鸡鸣山,他在半山腰上休息过的一
块巨石被后人称为“卧龙石”。鸡鸣山驿扼塞外往来之咽喉,古
今往来为军事要地。历史上的“土木之役”,明将吴克忠、吴克
勤兄弟俩率兵 3 万余人于鸡鸣山下迎战瓦喇也先部将伯颜铁木
儿,结果明军败退。
据史书记载,鸡鸣驿始建于金末。到明永乐十八年(1420 年),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