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张家口政协
P. 73

倪公不负皇恩,鹊印高悬,独任边将四十余载,功名显赫,
                                勤勉有加。他不仅尚武爱兵,还有重文爱民,吟诗作赋的儒将
                                风范,敬贤礼士,乐与名流交往,如侯官翁正、南充、黄辉等
                                都是好友。《倪氏家谱》就是倪公邀请该三人执笔编成的。全谱
                                派系详明,咏题璀璨、被士大夫推为范本,特别是倪公鼎力修
                                寺建塔之善举,至今传为佳话。
                                      龙关普济寺、重光塔是明正统初昌平候杨洪兴建,弘治年
                                间住持妙嵘重修的,到万历时日征月迈,又逾百年,风耗雨蚀,
                                禅林废坠,兰若凄凉,楱芜荒秽,过者无不寒心。时任保定总
                                兵官的倪尚忠完成军务后离任调京回故里龙门闲居,偶尔看到
                                寺院的破败景象,长叹一声说:“武襄(杨洪)创之于先,妙嵘
                                整之于后,今天却成了这个样子,吾辈怎有脸见人呢?”万历
                                三十五年(1607),倪公再镇保定兼统蓟门,龙门寿官王佩专
                                程赴蓟门向倪总兵汇报修寺之事。倪公连声说:“善哉!正合吾
                                意!”随即施银百十两,辕门上下,文英武烈,所属将官无不解
                                囊,并派国家级专门人才四名,能工巧匠若干赴龙门协助施工。
                                在倪总兵的感召下,龙门附近官宦富贾、善男信女纷纷布施钱
                                粮,历时五年,大功告成。整座寺院栋宇翚飞,殿阁争辉,石
                                狮护法,金刚壮威。重光宝塔新甃砖扃,坚以石座,倒悬一景,
                                愈放金光。
                                    如今,四百年过去了,重光宝塔仍巍然屹立,象一支擎天
                                巨笔记下了龙关的岁月沧桑,铭刻着杨洪、倪尚忠等名将廉勇
                                报国、为民行善的高尚美德。


                                                   万全县发现明朝火炮

                                      在万全县孔家庄乡朱尾庄村,村民朱振福,在承包张家庄砖厂取土
                                时,发现明朝用黄铜铸造的火炮一件。上面刻有“大明正德丁丑造,破虏
                                肆佰肆拾贰号”。炮筒长 43.5 厘米,宽 8 厘米,重 22 公斤。
                                                                                                   (文史辑)




                                32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