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3 - 张家口政协
P. 183
沿坝水源用材林十一号梁工程
1986 年以来,为营造首都周围绿化工程,经过七年的努
力,在我县沿坝东侧的十一号梁工程区(涉及三号、战海两个
乡及坝头国营林场)已建成双万亩落叶松林,成活率达 85%以
上,站在十一号梁制高点,向北眺望,落叶松幼苗连成一片,
景色壮观,林间草被茂盛。
沿坝水源用材林鹿尾沟工程
1988 年以来,在沿坝西侧的台路沟、大河两个乡,开始
营造水源用材林工程,五年来在两个乡的哈巴气、鹿尾沟建成
万亩落叶松林,与十一号梁工程形成东西呼应。
随着我县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防护效益和
经济效益日益显著。
1、大风口犯风地明显得到控制
过去,农民用“坝上一场风,年始到年终,春天刮出山药
籽,秋天刮出犁底层”来形容坝上的风沙危害,特别是春天,
由于受西伯利亚冷高压气流控制,春季七、八级以上的大风日
数达 50 多天,每年都有几万亩至十几万亩农田因受风灾而毁
种两、三次。1972 年春,连刮 27 场大风,有 58.5 万亩农田
受到风灾,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当时风蚀沙化土地占总土地
面积 77.5%。近年来,由于防护林体系的保护,全县风沙减弱,
气温提升,小区域气候状况出现明显好转。据对原大风口郝家
营乡和油篓沟乡二台背村测定:林网内可比旷野降低风速 26.1
—42.4%,气温可提高 0.4℃—1.9℃,地表温度可提高 1℃—
6.5℃,推迟早霜期、提前晚霜期各 10 天左右。
2、保持水土见成效
我县坝头一线是全县的多雨带,年降水量可达 450—550 毫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