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张家口政协
P. 121
部主任兼第五师师长。1933 年他跟随爱国将领吉鸿昌抗击日
军。正当抗日同盟军光复康保、宝昌、沽源、多伦之际,蒋介
石却调动 16 个师的兵力进攻张家口。当年 8 月 4 日,抗日同
盟军总司令冯玉祥被迫下野,去泰山隐退,抗日部队纷纷被改
编,抗日同盟军濒于崩溃。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共前
委于 8 月 7 日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为保存这一支抗日武装
力量,抗日同盟军从张家口撤到张北地区,改名为抗日讨贼联
军,并以吉鸿昌、方振武两将军的名义通电全国,继续坚持抗
日,宣侠父负责撰写了通电檄文。
电文历数了蒋介石的滔天罪行,表达了抗日讨贼联军的抗
日决心。
“蒋贼背叛革命,掀起‘四·一二’大屠杀。对内实行专
制独裁,大搞白色恐怖。从此爱国志士,惨遭杀害。革命武装,
反被攻击。说什么‘攘外必先安内’,疯狂发动军事‘围剿’。
行‘煮豆燃箕’之惨痛,演‘同室操戈’之悲剧。倒行逆施,
馨竹难书。亲痛仇快,有目共赌……。请看今日之中国,竟是
谁家之天下!
对外则屈膝献媚,认贼作父,东北不战而遭沦陷,‘何梅协
定’,辱国丧权。蒋光鼐淞沪抗战,痛遭调遣。马占山东北杀敌,
孤军无援。国家危亡,迫在旦夕。群情激昂,奋起抗敌。此乃
人心之所向,大势之所趋。抗日浪潮汹涌向前,威逼镇压,岂
能逆转。尔应念兄弟阋于墙,尚且外御其侮,奈何对浴血杀倭
寇(者),企使重兵围歼。此可忍,孰不可忍!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鸿昌等应民众之请求,著抗日之戎
装。忝系军人,责无旁贷。誓以壮士之碧血,渲染塞外之秋
草……,四省不复,此杰不渝。……”
通电檄文语言凝炼,铿锵有力,表达了塞外军民对蒋介石
的无比愤慨,有极大的号召力。她既表达了这支队伍的抗日决
心,又唤起了全国人民对抗日讨贼军的支持。电文发出后,吉
鸿昌、方振武、宣侠父等人又率领抗日健儿,挥戈东征,踏上
新的抗日征途。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