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张家口政协
P. 120
元及时调刘汝明师防守罗文峪,痛歼来犯来敌,喜峰口、罗文
峪之胜利,保住了唐山、天津和古都北平,而日本侵略者不仅
伤亡惨重,还被我军缴获了轻便坦克 11 辆、装甲车 6 辆、大
炮 11 门、机枪 36 架、日皇御赐军旗 4 面等等。这是自“九·一
八”日本侵占我东三省以来,中国军队抗击日寇的一次重大胜
利。当时举国欢庆,宋哲元、赵登禹等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
抗日英雄。但此战却引起国民政府某些高级将领怀疑:“就凭一
支以手榴弹大刀片为主的军队怎能战胜有大炮坦克配备的日本
兵”?随之有些报纸亦发出疑问,为此宋哲元在喜峰口召开中
外记者现场会,请他们看看尸横遍野的日本兵和所缴获的日本
大炮、坦克、军事地图和太阳旗,当时到场的美国驻华大使司
徒雷登,美使馆武官鲍尔廷和《上海申报》名记者史良才等一
共 6 人,由 29 军将领陪同参观并合影留念,宋哲元在现场说
明 29 军将士用鲜血夺回喜峰口的事实。会后对来访者每人赠
送一把带有日兵血迹的大刀。并在刀的皮鞘上亲笔题字“此刀
在喜峰口战斗中杀死十余日倭纪念,宋哲元,1933 年”。记者
史良才后被蒋介石的特务暗杀,他的刀亦数易其主,后辗转到
了收藏家张树柏之手。张树柏又将此刀赠给宋哲元将军的次女
宋景宪。宋景宪携刀由香港定居美国,1992 年她和丈夫孙湘
德将这把刀携至北京,捐赠给北京军事博物馆,使我国的军事
史又增加了一个极好的见证物。
(原载《人民政协报》1996 年 8 月 27 日“文史”版)
宣侠父撰写檄文
郭润生整理
宣侠父,中共党员,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第二军政治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