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9 - 张家口政协
P. 119

1985 年由家人捐献给北京军事博物馆,现摆列在北京军事博
                                物馆的抗日馆中。
                                      第二把刀是宋哲元在西北军升任五虎上将担任西路军总司
                                令指挥十几万兵马作战时冯玉祥授予的指挥刀,此刀纯钢所制,
                                刀刃锋利,削铁如泥,每遇战争宋将军喜欢骑马高举指挥刀率
                                军冲刺,这把指挥刀为西北军立了汗马功劳。西北军缩编为 29
                                军后,为拒绝蒋介石将 29 军南调攻打红军,他喊出了“枪口
                                不对内,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的口号,而将指挥刀封存,以示
                                不打内战。1931 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吞我东三
                                省之后,宋哲元高举指挥刀,喊出了“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
                                奴”的口号。1933 年 3 月日军侵占我长城喜峰口时,宋哲元
                                被任命为第三军团总指挥,就用这把指挥刀率部歼灭日寇
                                6000 余人,取得日本侵华以来抗日战争的第一次胜利。这把
                                长期在宋哲元身边的指挥刀,在 1984 年由家人捐赠给北京芦
                                沟桥抗日纪念馆,现在是该馆展所中的重点文物。
                                      第三把刀是喜峰口作战的战士所用,当时虽已处于 30 年
                                代,面对机枪、大炮坦克装备的日本兵,29 军士兵却仍背着毛
                                瑟枪、三八式和汉阳造。枪械旧而复杂,弹药补充困难,有的
                                已无杀伤力,只能背着做样子,为此宋哲元保留了西北军时沿
                                用的大刀,再配上手榴弹,以增强杀伤力。
                                    1933 年 2 月 16 日宋哲元接到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主任
                                张学良命令;29 军开赴平东蓟县、宝坻、香河一带驻防,并
                                准备 3 月开赴喜峰口、罗文峪二线。但 3 月 9 日日军已占领
                                长城喜峰口,情况紧急,宋哲元任命赵登禹旅长为喜峰口作
                                战前敌总指挥,他率战士急行军,以一昼夜 140 里速度行抵
                                长城,先组成 500 人的大刀敢死队向上硬拼,由于敌人武器
                                精良,敢死队员全部阵亡。随后总结经验,扬长避短,采用
                                了近战夜战,夜袭方法,发挥了手榴弹大刀片的威力。经过激
                                烈的肉搏血战,终于将被日军占领的喜峰口夺回。在战斗中过
                                家芳连长缴获了日本的军事地图和机要文件,从而得知日军要
                                从我军防线最薄弱的地方罗文峪突入北平(今北京),宋哲



                                78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