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0 - 张家口政协
P. 210

明代大珰王振与“土木之变”

                                                         韩祥瑞

                                    珰本是汉代宦官侍中、中常侍等的帽子上的装饰品,后人
                                便将其作为宦官的代称,其中权势大的便被称之为大珰。
                                  公元 1449 年,即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在宣府土
                                木堡(今张家口市怀来县土木)发生了一场对明王朝来说是充
                                满耻辱的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明朝 50 万人马全军覆没,御驾
                                亲征的英宗朱祁镇也被瓦刺掳去。这次战役的失败,使明王朝
                                的统治发生了由盛到衰的转折。这充分暴露了明王朝皇帝的昏
                                庸,吏治的腐败,军队的无能。史称这次战役为“土木之变”。
                                造成这种历史屈辱的罪魁祸首,就是明朝首开宦官专权局面,
                                一时权倾朝野,皇帝称之为先生,朝臣尊之为翁父,自己比之
                                为周公的大太监王振(?
                                  ~1449 年)。

                                              仰慕权势  进宫当太监

                                    明永乐年间,在蔚州(今张家口蔚县)城西卜北堡小村,
                                王振呱呱坠地。经过长期残酷的靖难之战,蔚州一带民不聊生,
                                贪官污吏横行乡里。幼年的王振看到:社会上有权者锦衣玉食,
                                无权的受尽欺诈。然而他想的不是立志救民众于水火,而是幻
                                想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像那些作官的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
                                王振升官发财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他在挖空心思地寻求一条升
                                官发财的捷径。
                                    一日,从蔚州城传来一条“消息”:京师附近的民家,羡慕内
                                官(即宦官)的富贵,纷纷私自阉割幼小的男童,送皇宫收用。还有
                                的自阉后,到皇宫应选。这些被阉或自阉的男童,选入皇宫后,有吃
                                有穿,其中聪敏解事受到皇帝青睐的,有的已身居要职,十分荣耀。

                                                                                      182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