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张家口政协
P. 125
天间连续两次来书局抽书翻看,概不问话。而离其不远处,总
有一个象是保镖的人,也伪装看书。他们走后,有一个比较熟
悉的读者悄悄地告诉我们:“此人就是伪蒙疆政权最高统治者金
井章二”。看来他也知道了那本书的事情,也怕这个书局真有问
题。但此后就再也没见此人来看书。
“七·七”事变前,旧中国的出版事业,也有一个昌盛时
期。据说在此时期,商务印书馆平均每天出版一本新书,中华
书局五天出版三本新书。但沦陷后的出版事业却一落千丈,几
个出版大家的新书出版工作,基本上呈停顿状态,如当时中华
书局一个月也难得出版几本新书。此时的张家口,由于处于敌
伪统治下,有些书还不宜销售。我们从新书目录中见到新书后,
曾儿次开单向上海总局试添,皆以“此书不发你局”的符号而
注回。就连当时张资平著的一本名叫《天孙之女》的小说,也
不发给。
沦陷后的张家口中华书局,既不能发行课本,而一般图书
又很少有人问津,只能销售少量的字典词典一类的工具书和字
帖等,业务日见箫条,职工生活艰难。为了保住这个图书发行
点,不得不增加文具和体育用品的销售。当时向上海总局进货
时,除少量图书可以通过邮局小包邮寄外,较大宗的货物托运
已很难办理。于是我们逐渐与北京天津的文体生产和批发部门
加强了往来,也在当地加工一些纸本类的学生用品。后来又增
加了承揽印刷、刻字业务,进行加工。通过一系列的非图书商
品的经营,逐渐稳住了职工们的生活。平时的图书销售款,应
解交上海总局的也停止了汇解,上海总局也不催要。沦陷时期,
这种营业情况在同一街道的商业中还算是好的,所经营的商品
也算接近本行业务。
令人向往的日子终于盼到了。1945 年 8 月 23 日张家口的第一
次解放,给人民带来了新生。全市人民不仅在物质生活上得到了很
大的改善,文化生活上也来了个大翻身。全国著名的政治家、文
学家、艺术家以及各个文艺团体源源地涌入我市。解放后没几天,
新华书店晋察冀分店也在解放大街正式开业,给张家口人民送来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