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张家口政协
P. 124
印书馆的,而卫生又是中华书局的。王木天利用这一条线的地
区只有中华书局正式设点(其它两家都是利用文具店、印刷厂
代销)的有利条件,在课本发行上夺了魁。不仅本市及附近各
县的大部分学校都使用中华版课本,而且往西还远探到大同、
归绥(现在的呼和浩特市)以至包头一带。他派职员胡愈在大
同市开设支店,委托柴忠友在归绥创办代销店,两家都挂中华
书局招牌,重点是推销中华版课本和代销参考书等。几经整顿
后,中华书局在这一带的文教线上名扬一时,在商业系统中也
很有名望。王木天还于 1935 年被选为市商会委员,中华书局的
声誉更是随之而上。随着课本发行阵地的日益扩大,各种参考
书、教学仪器和学生用品的发行量也不断上升,受到了中华书
局北京监理处和上海总局的重视。1937 年春天,王木天被调任
北京中华书局副经理,实际负责北京分局的全责,正经理由华
北监理周支山挂名。王木天走后改派张绶珊为张家口分局经理,
其它人员未动。
张家口中华书局的经理调换不久,就爆发了震动世界的“卢
沟桥事变”,张家口很快置于日寇铁蹄之下。日寇入侵后,沦陷
区的文化事业受到了严重的摧残,很多图书不能发行了,课本
全部改换了伪教材。大同市的中华书局支店撤销(后来改为太
原供应区),归绥代销处虽然还挂着中华书局的招牌,也是有名
无实,不再添进本版图书。张家口中华书局也处境艰难。敌伪
的有关部门对该店所售的图书,三天一审、五天一查,暗地里
还经常窥视。一天他们在书架上发现了一部托尔斯泰著、郭沫
若译的《战争与和平》,这一下子可热闹了,伪市公署文教局的、
蒙疆政府弘报局的全来了,一些不明身份的人也来索要样本,
大有查抄封门之势。过了好一阵,书局才恢复“平静”。后来才
打听到,因为该书是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他们已致电上海敌
伪有关方面,了解处理意见,复文如何不得而知。但此事使年
老的张绶珊经理终日提心吊胆,一再嘱咐大家加强各书的自查,
发现稍有问题的就先行收起。此事过后不久,来门市部“闲看书”
的生人又突然增多。有一个年龄稍长、穿着入时的“读者”,几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