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3 - 张家口政协
P. 73

随同各自的队伍,转战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间,却始终无缘
                                相见。
                                   1943 年底,长达三个月的反“扫荡”结束了,我被分配到
                                华北联大政治班学习。1944 年元旦,大哥来联大看我,兄弟分
                                别六年,终于在革命队伍里相会了。可惜因为他有任务,只住
                                了一夜,便匆匆归队了,春节我去抗敌剧社看他,来回也只有
                                三天。相见恨短,战争所使,徒唤奈何!不过,虽然来去匆匆,
                                久别重逢的幸福,却是终身难忘的。
                                   1945 年,“八·一五”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我军收复张家
                                口,大哥随军入城,在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担任编委,主
                                持出版《子弟兵画报》。1946 年 8 月,我从延安《解放日报》
                                调来张家口,在刚刚创办的《新张家口报》当记者。当时,蒋
                                介石已经撕毁国共停战协定,发动全面内战,调集 10 万大军进
                                攻张家口。战局紧张工作繁忙,我和大哥近在咫尺,却是难得
                                机会见面与长谈。
                                   1946 年 10 月 10 日,我军主动撤离张家口。大哥随晋察冀
                                军区重返阜平县老根据地,我到平绥铁路以北新开辟的冀热察
                                区(归属东北解放区)。1948 年底平津战役,我随军打回张家
                                口;1949 年北平和平解放,大哥进了北京,先在华北军区,后
                                到中央文化部。建国后,我和大哥偶尔在北京一唔,也是来去
                                匆匆。1963 年,他调沈阳鲁迅美术学院,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
                                十年动乱,我们同遭迫害,身不由己,只好心悬两地。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后,冤案平反,又都埋头工作。如今,我们兄弟都
                                已先后离休,本该有时间聚首长谈了,孰料大哥却溘然而逝。
                                如此不遂人意,怎不令人慨然长叹!
                                    呜呼!人生不相见,动辄商与参。长兄先我去,惆怅役此
                                身。悠悠青山远,隐隐白云深。欲问黄泉路,潸然梦里寻。
                                   注:徐攻为原市文联主席。

                                                                                       31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