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8 - 张家口政协
P. 388

相同。过去,晋剧班有句顺口溜:“《五雷阵》耍三子,不耍三
                                子瞎蒙事”。所谓耍三子,就是晋剧《五雷阵》独具一格的三项
                                特技表演一一耍拐子、耍梢子、耍幡子。
                                    拐子,本为孙膑受膑刑后借以助步的拐杖。由于孙膑在《五
                                雷阵》中被神化,故而拐杖不仅成为其作战使用的兵器,且有
                                双拐一并,可打掉对手五百年道行的“特异功能”。演员表演使
                                用的拐子,分木拐和纸袍两部分。木拐之棍长二尺半,顶部与
                                一约半尺长的横木卯榫相接;横木两端又以卯榫嵌接两个木制
                                月牙儿。纸袍系用麻纸迭成。一张麻纸对折数次,成上小下大
                                的倒漏头状,然后再用丝绳连接在木拐的木制月牙儿两个尖端。
                                一张麻纸只能迭一个纸袍。木拐上挂几个纸袍则视演员的功夫
                                深浅而定。一般说来,一只木拐挂四个,两只木拐挂八个。功
                                底深厚者,一只木拐可挂八个,两只木拐合起来就是十六个了。
                                    梢子,又叫甩发。《五雷阵》中用的梢子与其它戏用的梢子
                                相同:一束长发,用丝弦扎出二寸左右高的硬梢子根儿,嵌钉
                                在皮革制作的梢子座上。
                                    幡子,在《五雷阵》中叫做“引魂幡”,分幡子条儿和幡子
                                竿儿两部分。幡子条儿宽约半尺,长六尺余,系薄棉纱布加麻
                                纸裱糊而成,其两面分别写有“五雷阵”和“阳五雷”、“引魂
                                幡”和“阳盖阴”的字样,用合股丝绳拴在幡子竿儿顶端。幡
                                子竿儿,藤制,长三尺左右,凿嵌在卸去中间两面靠旗的靠盒
                                子(背壶)上。剩下的两面靠旗在《五雷阵》中称作“白虎旗”。
                                    “耍三子”的表演特技,分别安插在《五雷阵》的三个场
                                次中。
                                    耍拐子:战国时,秦欲兼吞六国,王翦挂帅出征,与孙膑对阵,
                                屡屡败北,毛贲奉其师海潮真人之命下山相助。孙膑与毛贲开打时,
                                先用一拐作兵器,另一拐则不时拄地,表示自己曾受膑刑致残;继
                                而又双拐齐用,打法类似双刀;最后两拐并一拐,打得毛贲口吐鲜
                                血,败逃而去。孙膑并不追赶,喝声:“毛贲小儿慢走,你孙老师不
                                赶尔去了!”接耍“拐子下场”。“拐子下场”的路数与“双刀下场”大

                                                                                      346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