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3 - 张家口政协
P. 323
生涯。在此之前,她的大姐吴惠琴已经拜师学艺,且已登台演
出。大姐学的是花旦和青衣,所演角色不是青春少女,便是华
年少妇,扮起戏来难免要浓妆艳抹,插红佩绿。吴素琴学的却
是老旦。尽管师傅刘永奎对她另眼相看,倾囊相授,尽管她将
《岳母刺字》、《徐母骂曹》、《钓金龟》、《望儿楼》、《游六殿》
等老旦重头戏学得那么有板有眼,唱得那么有滋有味,心里却
总是那么不平衡:我也年纪轻轻的,为什么净演老太婆!于是,
刘永奎的弟子“罢课”,吴素琴改工,学起了花旦,唱起了《金
玉奴》、《盘丝洞》等戏。后来,又向天津名刀马方连元学演了
刀马、花旦双抱的《穆柯寨》等戏,实现了她“返老还童”的
愿望。
吴素琴天赋好——师傅说:“祖师爷”给了她饭碗子。吴素
琴悟性好——一出戏学上几遍便能登台且不撒汤不露水。于是,
学戏仅仅一年而在这一年里还经历了“改工”的她,初到石家
庄演出,便被著名刀马旦刘连湘看中,提出要收她为徒。戏曲
界中人知道,这刘连湘是“富连成”科班的高才生,擅演刀马
戏,跷功尤为惊人独到。能得到这位红遍中原的梨园泰斗的青
睐,是多么的不易!刘连香的眼力果然厉害。吴素琴拜刘连湘
为师后,很快从师傅那里学会了《英杰烈》、《打焦赞》、《擂鼓
战金山》、《头二本虹霓关》等刀马看家戏,并在石家庄、安阳
一带巡演。未出一年的功夫,便红杏枝头,名噪中原。
在从艺的道路上不进则退!师傅刘连香艺海行舟并非一日,
自然深知其理。吴素琴在他的关怀下,唱红之后仍未放弃任何
学习的机会。她们师徒都明白,要想在梨园站脚存身,不仅技
艺要精,而且应工要宽。基于此,吴素琴在继续向刘连香学习
刀马戏的同时,还学习了《春香闹学》、《十三妹》等花旦戏和
《生死恨》、《雷峰塔》、《玉堂春》等青衣戏,成为旦角行里的
多面手。
1950 年,29 岁的吴素琴随大姐吴惠琴来到张家口,加盟庆丰戏
院。三天打炮戏分别是:《盘丝洞》、《霸王别姬》、《贵妃醉酒》。起
初,她心里打鼓,因为她自 21 岁结婚后便歇迹于舞台,事隔多年,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