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0 - 张家口政协
P. 260
桃》、《打金钱》、《压糕面》、专区晋剧团演的《劈山英雄赞》、
《太白醉写》、《下河东》,张北县二团演的《赤胆忠心》、《走道》、
《盘夫索夫》,龙关县晋剧团演的《游花园》、《庆阳图》,蔚县
秧歌团演的《十五元》、《刘唐下书》、《击掌》、《安安送米》、《花
亭会》,蔚县晋剧团演出的《望南山》、《金水桥》、《劈殿》,市
戏校演出的《芦花计》、《百花点将》、《红色炊事员》,市晋剧一
团演出的《问阳花》、《蛟龙驹》,二团演出的《红日初升》、《包
公铡赵王》,怀安文工团演出的《忘我的人》、《字差》、《镇王囊》
软秧歌。另外筱桂桃和郝胜魁合演了《少华山》。这次区汇演超
过了以往汇演的规模。
最后决定进京节目是:戏校的《百花点将》,市一团的《包
公侧赵王》,并参加了省汇演。省汇演是三个团,除以上两个外,
还有区歌舞团,这次汇演,歌舞团青年演员田纪兰演的《打秋
千》二妹子,她用顽皮小姑娘的快步走,受到了好评,并在省
报上刊登了评论文章。戏校的青年演员韩淑英的《百花点将》
在中央演出时,就上了人民日报。并在中央电视台录了像。这
次汇演,省报记者分配给我任务,要我写一篇文章,因为我当
时是不准出名的人,我请示了蒋局长,由他帮我写的,标题是
《韩淑英的表演》,上了省报。
1966 年第三次省汇演:
这次汇演是在(文革)中进行的,评“海瑞罢官”已上报。
作为我的工作来说,那就更加困难。汇演的节目受限制:①必
须是现代戏。②体裁要求抗旱治水的。③要小型的。④人物要
高大全的。⑤要求集体创作,反对突出个人作用。条件框框这
么多。这样的戏实在难搞,开始,我先和江鲁合写了一个本子,
叫《爆破手》,取材于张市南天门乡的故事。人物四个。演出时
间廿五分钟。主题是打井抗旱,战天斗地。在表演上,我下了
一番功夫,用虚拟动作,在舞台上表现出井上、井下,舞蹈性
强,经过在宣化预演,大家对这个戏还是满意的。可因为是我
和江鲁写的,算不上是集体创作,后来张寿仓写了一个叫《并
台风波》的本子,也经排演立起来,两个戏同时演,经审查,
把两个本合一,取《爆破手》的精华补在《井台风波》上。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