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2 - 张家口政协
P. 252

白毛旋风里唱戏得下的病,后来人们说这是演员的职业病,我
                                看解放后培养起来的演员就没有这种病。
                                    大烟可真害人,记得有一个叫英连杰的丑角演员,他是富
                                连成科班连字辈的,玩艺很好,就是因为抽大烟,没法在北京
                                住班子,他跑到万安县,住了晋剧的班子,他为了多挣钱,给
                                排过一部连台本戏,叫《蒸骨三验》,内容是反映官场上的故事,
                                和《杨三姐告状》差不多。
                                   1944 年的上半年,我们的班子又分包到杏园沟。我还在南
                                壕堑。那时流行病“血伤寒”发生了,我们这里死了二个(记
                                不清他们的名字了),用席子卷着埋了。在杏园沟死的比这里还
                                多,戏没有法演了,他们那班散了班子,各找出路去了。
                                    我在南壕堑,不能演出,就打坐唱维持生活,坚持到 1945
                                年初,这里的同行们也各找出路去了。我和玉金蝉就在这里坐
                                闲了。
                                   1945 年第一次解放,由小全(郝胜茂)把我接回张家口,
                                住赵麻子的班,在公会堂〔中山堂(现人民影院)〕亮戏。打炮
                                戏:早场靳寿山、王胜斌、李胜和演的《黄鹤楼》,筱月楼演的
                                《红梅阁》,杨胜鹏演的《取洛阳》。大轴戏是:九岁红、赵凤
                                仙、筱香铃、张胜林、萝贝旦(左俊)、李胜德(二千旦)合演
                                的《打金技》。晚场戏《献弓图》。这时我的嗓子坏了,只能演
                                配角,我们在这个园子演了不久,又转到职工俱乐部演出。这
                                时的张家口,真是人才云集。光戏院子就有七八个,又有从延
                                安来的新文艺工作者,又有新剧团,象胡少安他们演的《李自
                                成》,后来又是抗敌剧社等剧团演的新歌剧《白毛女》。
                                    我们旧戏班,还听课学习过。记得丁玲同志为我们做过《关
                                于文艺如何宣传群众,为群众服务》的报告,还有很多同志做
                                报告,我记不清了。
                                    何迟同志为我们戏班排过新戏《血泪仇》。而后我们旧戏班
                                成立了“旧剧联合会”,总会在庆丰戏院。
                                    成立了旧剧联合会以后,就废除了班主制,成了破锣班了。当
                                年的冬季,我们二分会到了涿鹿县演出,还是受旧联会领导。记的

                                                                                      210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