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4 - 张家口政协
P. 154
的日子。军区机关、部队为了发展经济,丰衣足食,开展了轰
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我们剧社刚到不久,为了克服困难,改
善生活,也立即投入生产运动,男同志们上山打柴、开荒、种
土豆。女同志们在家组织起来做饭,纺线,帮助男同志拆洗衣
被。记得,我们当时的生产总头是赵冀平。他还买了两个小猪
让我们养着,我每天上山去给小猪弄野菜吃,很快小猪养的又
肥、又壮。
那时候,男女同志都是比着干,谁也不甘于落后。我和徐
明,齐玉珍是一组,仁人合着一辆纺车。除了齐玉珍会纺线,
我和徐明都不会纺,齐玉珍同志耐心的教着我俩,仨人轮班用
这一辆纺车,歇人不歇车,白天晚上的纺着,只怕自己落了后。
我们从不会纺,到会纺,从纺得粗细不匀到纺出均匀的细线,
后来一天也能纺一斤棉花了。当地老乡们看到我们这些女同志,
坐在温暖的阳光下,在老乡的大院里,比赛着纺棉花,很受感
动。院里的房东大娘还不时的给我们送水来喝,喊着:“妮子们
歇会儿吧。不要累坏了!”
我和徐明同志,还但任着给山上干活的同志们送水、送饭
任务。记得,我们开荒是在下明居后山沟里的一个大山坡上,
距离我们的住地十几里开外。大青石山路,高低不平,很难走。
我们担着饭菜上山十分吃力,我头一次挑着两桶绿豆汤上山,
因为路险难走,爬了一山又一岭,一路上磕磕碰碰,等挑到大
家干活的山坡上,只剩下了少半桶。我见到同志们个个汗流满
面累的直不起腰来,太阳正当午,晒的大家干渴的很。可我没
有完成好任务,心里很难过。封立三、赵冀平走过来对我说:
“这就不简单。挑两个空桶走这么远的路也够呛,何况还挑着
水呢!没有把你掉到山沟里去就不错”。他们回过头去,向山上
喊着:“快下来休息会儿,喝点绿豆汤来。”大家放下镢头,镰
刀,在山坡上歪歪斜斜的,有躺有坐的围了一圈,拿小木瓢轮
递着喝起来。因为我的过失,大家不能痛快地喝,每人只能喝
几口解解饥渴。
我记得,我们的荒地是在深沟向阳面的半山腰里。坡上长的很多
荆疙瘩树、酸枣树,刨起来很费劲。有时几个人拔一棵树,山树根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