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3 - 张家口政协
P. 323

之实,贻误青年,伤害神圣的教育事业,当时深遭反对,但真
                                理愈辩愈明,余坚持己见,在立法院委员会及院会审查时,辩
                                论多日,终于通过,完成立法程序,由政府公布施行。卅余年
                                来,余对立法工作,从未懈怠。现在台湾教育普及,经济繁荣,
                                交通、水利建设以及农、林、渔、牧事业均有长足之进步,历
                                年出国深造之生员学者,总计五万余人,各级学校有四千余所,
                                学生约五百余万民,人民安居乐业,  已迈入开发中国家、地区
                                之先列。
                                      今台、海两岸对峙,统一无期,沉思国事,令人忧心仲仲,
                                缅怀往事,已如过眼云烟矣。83 年来,生途坎坷,坚苦奋斗,
                                但无补时艰,殊以为憾!现已年迈,体力衰退,壮志虽存,而
                                心余力绌,所幸儿女不负所期,均能自立自强,堪慰老怀。最
                                后必述者,即八十三年来,恨事特多,而最伤心遗憾者,即亲
                                恩未报。兹在来美探视儿女之期,终日安闲,遂自述往事,草
                                成此篇,籍留鸿爪,以勉后人。
                                             1985 年 10 月于美国旧金山
                                     注:张季春先生解放前曾任张家口师范学校校长,现年 92
                                岁,其自述稿件由美国转来,并由市民革成员赵之恒先生协助
                                整理。


                                                   《海外赤子》的由来
                                    “赤子”一词本指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后来将“赤子”一词引申为子民百姓。最早见于《汉书·龚遂
                                传》:“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殿试射箭比赛,太宗对大臣说:“王者
                                视四海为一家,封域之内,皆联赤子……”据此,后来便从中
                                引出“海内赤子”一语。而“海外赤子”则是从“海内赤子”
                                转换而来的。现己成为我国旅居海外同胞的一个美称,海外侨
                                胞也以这个词来表达向往祖国之心。
                                                    (文史辑)

                                                                                    - 313 -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