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 - 张家口政协
P. 34

得了部分情况不让乱搞。但是到了这个地步,我也没有扭转局
                                面的办法,最终,没有再到北方来。
                                    冯玉祥这次出山,重新登上政治和军事舞台,是在我们党
                                的领导下号召抗日才起家成势的。1933 年 8 月中旬,他被迫宣
                                布下野,离开张家口,重新登上泰山过“读书”生活,与前次
                                不同,是不得已而为之。虽然在张垣抗日中,冯玉祥与共产党
                                相处得有光明也有阴影,不是十分顺心。但是,在后来的岁月
                                里,他确实实践了他曾经向肖明讲过的:“愿在中国共产党的指
                                导下进行工作”这个诺言的。他与共产党一起在民族危机的关
                                头,发起组织抗日同盟军,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欢迎,也曾得到
                                毛泽东、周恩来等我党领袖的赞扬。抗日同盟军最终虽然于北
                                平郊区昌平、顺义地区遭受日、伪、蒋的夹击而失败,但是,
                                其从酝酿到成立以及取得的鼓舞人心的战果,不仅在当时产生
                                了巨大影响,而且对后来的我党领导下的陕北武装斗争、北方
                                抗日战争和对原西北军系统的爱国军人统战工作,也具有深刻
                                的影响。
                                    编者注:本文经由刘涓迅同志 1982 年 8 月访问吴成方后,
                                根据吴老口述整理而成。原载《张家口地区党史资料》总第 33
                                期,这次选用时对个别地方作了调整。刘涓迅同志原为张家口
                                市文联秘书长、市政协文史委员。


                                           冯 玉 祥 的 斥 烟 诗


                                    冯玉祥将军 1947 年出国,旅美考察水利,一天他参加某处
                                大会归来,因被会场卷烟雪茄熏得头痛多日,做了一首四言诗
                                痛斥抽烟之害,诗曰:
                                    大会礼堂,又熏又臭,又臭又熏。既熏且臭,既臭又熏。
                                熏熏臭臭,臭臭熏熏。亦熏亦臭,亦臭亦熏。
                                             (左宝供稿)

                                                                                     - 13 -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