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5 - 张家口政协
P. 115

军驻守……”全国各抗日团体和广大爱国志士纷纷谴责汪精卫
                                的无耻澜言。各地进步报纸也相继发表文章介绍事实真象。对
                                汪的言论予以抨击。7 月 20 日,天津《大公报》发表短评,“政
                                府若欲指责,理由多得很,何必专靠骂倒收复多伦呢”。《益世
                                报》7 月 26 日发表社评,题为“望当局勿功秦桧而罪武穆”。《天
                                风报》7 月 21 日发表“汪精卫巧电释疑”的社论,22 日又发表
                                “为中国人一哭——看汪精卫的关于克复多伦谈话以后”的社
                                论。广州《民国日报》8 月 9 日登载了《多伦血战目击记》及
                                很多报纸登载了抨击汪精卫的文章,揭露了他们卖国投敌的丑
                                恶嘴脸。今天我抄录以上 1933 年华北等地报纸的登载片断,足
                                以说明爱国的人士们和汪蒋南京政府爱国和卖国者的鲜明立
                                场。我以上陈述关于冯先生派父亲策反李守信确有其事,以后
                                激战收复多伦,这又有什么不对呢?但是汪精卫竞借此大作文
                                章,为日本人张目。由此可见 1938 年汪精卫投靠日本充当汉奸
                                卖国贼是有历史根源的。
                                    冯玉祥先生在国家危亡关头,号召旧部与共产党合作组建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受到全国爱国人士和群众热烈拥护,
                                蒋汪南京政府却勾结日寇,派遣中央军二十余万,对同盟军围
                                剿。冯先生以国家民族大局为重,不得已挥泪离开同盟军,退
                                隐泰山读书。但是轰轰烈烈的抗日同盟军的崛起,对人民纷纷
                                起来投入抗日斗争,起到了促进作用。1933 年后,我们父子三
                                人皆在宋哲元的骑兵中任职,父兄二人虽然在作战中负重伤,
                                但是,我们一直坚持到抗日胜利。
                                             1989 年 12 月于成都
                                   注:作者姚铭枢系成都市政协文史研究员。







                                                                                     - 94 -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