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4 - 张家口政协
P. 114

接你,叫孙连贵送你回北平.”经过与芦焕臣大队长交涉,我离
                                开了干校。在我到达张家口时,才明白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
                                军真的解散了.冯先生也于 8 月 7 日宣布下野。宋哲元率部返
                                察,重主察政,并全权办理同盟军改编、遣散等善后事宜。9
                                月初,我乘平绥火车返回北平,就读于北平国民大学.我的这
                                段投效同盟军经历虽不足一百天,但使我深刻认识到革命单凭
                                热情不成,更重要的是经得起磨炼、  号验,要有百折不挠的精
                                神才行,所以一年以后,父亲把我送到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张自
                                忠部学兵连当兵,一直到“七七”芦沟桥事变,参加了抗日战
                                争,苦战了八年。

                                                           五

                                      我在重温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这段亲身经历时,感慨万
                                分。在同盟军组建前,父亲已受冯先生和宋哲元指示,回热河
                                组织部队。在同盟军解散后,父亲被委任为宝昌警备司令之职,
                                张允荣为沽源警备司令,高树勋为第一团团长,说明父亲部队
                                实力强,更主要的是冯先生、宋哲元将军的知遇之情。
                                      在冯先生组建抗日同盟军过程中,南京政府汪精卫、蒋介
                                石、何应钦使尽软硬手段,逼冯玉祥下野而后快,其用心确实
                                恶毒。在收复多伦战役中,我前边介绍了冯先生派父亲争取李
                                守信反正,由于李及所部皆属西北军时父亲的旧部,李守信并派
                                陈景春来张垣谒见过冯先生。父亲与李在多伦洽谈,李答应让出
                                多伦,只是不能即刻反正。这与进攻沽源时,伪军刘桂堂反正同
                                属作战时一种策略手段,但是由于当时有些部队不听指挥,冒然
                                进攻,遭到日伪军的顽抗,最后我军收复多伦伤亡很大,这是事
                                实。但汪精卫之流出于卖国投敌的反动立场,极力诋毁抗日同盟
                                军的胜利。在 1933 年 7 月 18 日,汪给李济深等人的电报中说:“今
                                日多伦已告收复,惟非取之日本军队之手,乃取之伪军之手,此等
                                傀儡何足一击……。”19 日汪又向报界胡说什么“多伦方面本无日

                                                                                     - 93 -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