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张家口政协
P. 94
至今已有 360 余年。随着当时海上、陆地交通的不断发展,信
仰伊斯兰教的商人,源源不断地从河南、山东、北京、内蒙等
地迁来经商定居,随之伊斯兰教渐渐地在这里得到了传播和发
展。
全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十个民族,我县主要是回族。这些
回族移民,大都是农人、小商小贩,而小商人中,又以宰牛羊、
开小饭馆、茶楼、卖切糕等最为多见,尤其是宰羊,后来成了
我县回民的传统行业, 当时在回族群众中流传着“回民三大行,
烧饼、果子、宰牛羊”。“回民两把刀,一把宰牛羊、一把卖切
糕”。这些在群众中流传的顺口溜,说明了当时我县回族人民群
众的经济生活特点。
我县回族群众的居住,历来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往往是自成村落,有大小不等的聚居村或街道,如靠北山的茨
山、王家楼,晏家庄、麻峪口、甘汲梁和沙城镇的一、五、六、
八街;新保安镇的前进街、民主街、新兴街等,都属这类特点。
又例如:王家楼村,最早来定居的是王、郑两姓回族,落籍后,
逐渐发展成了两个家族。据传说,当时王家一族是个富裕的大
户,这个家族在村南盖起一个小楼,还准备在楼的四周盖房子、
通廊,但是没等房子盖起,家族中发生了矛盾,结果只盖起了
一个小楼,王家楼的村名,即由此而得。郑、王两家定居后,
家族逐渐扩大,人增多,只好分开了门户,各奔一方,延续的
子孙后代迁往各地。王家楼村又迁来一些其他姓的回族和汉族
移民,逐步形成了一个回、汉杂居的村落。这些地区的回族群众,
由于长期同汉族杂居,在语言文字、文化艺术、衣着服装等方面
基本和汉族相同,只是一般信仰虔诚的人在平时和参加礼拜时多
戴白帽。回族的宗教信仰与民族习惯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如回
族的饮食习惯上以米为主食,忌食猪、马、驴骡和一切凶猛禽兽的
肉,忌食一切动物的血和自死之物,肉食必须经掌教宰杀。回族丧
葬主张“迷葬”,实行土葬深埋,不用棺材。每年回族有三大宗教节
- 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