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1 - 张家口政协
P. 241
1983 年开始修筑大(同)秦(皇岛)铁路,要占用和通过清泉
寺,国家投资 22 万元将清泉寺剩余房屋全部买下。至此,这座
古老闻名,规模宏大的寺院建筑从桑干河畔彻底拆毁,现在只
留有遗址而已。
〔此稿根据王家湾乡原乡长李宏业和谢祥图二同志座谈口
述及参考宣化县《三套集成》中的《清泉寺》有关资料整理,
后经离休干部阎尚智和刘永二同志审阅〕
五 台 山
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在山西五台县东北隅。绕周 250
公里,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
土之台,故称五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
以台怀镇为中心。五台各有其名,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
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台之中北台最高,
海拨 3058 米,素称“华北屋脊”。山中气候寒冷,每年四月解
冻,九月积雪,台顶坚冰累年,盛夏气候凉爽,故又名“清凉
山”。山中寺庙林立,清流潺潺,青山绿水,风景秀丽。明《清
凉山》志载,东汉永平年间五台山已有寺庙建筑,相传台怀镇
西侧山峰,与古印度灵鹫山相似,故将五台山第一座寺庙称作
大孚灵鹫寺(今名显通寺)。此后魏、齐、隋、唐及至清末,屡
经修建,变化甚大。现存台内寺庙三十九座,台外寺庙八座,
建筑壮丽,雕刻精美,彩画塑像遍及各寺。五台山在我国佛教
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隋唐时已名播诸方。中唐时期五台山图传
至日本,后又传到孰煌,绘入敦煌壁画。
(文史辑)
- 218 -